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安徽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安徽分站 >> 本地资讯 >> 新郑龙湖 纺织服装大业悄然兴起

广告

新郑龙湖 纺织服装大业悄然兴起

来源:东方今报 编辑: 2009年09月25日 08:42:00 打印

  26岁的新郑市龙湖镇村民小耿没想到,他居然成了一名工人。更让他和家人意外的是,上班地点就在家门口——郑州宏业纺织有限公司,月薪1500元左右,“比在郑州市打工都挣得多”。

  在龙湖镇的新郑市纺织服装产业园内,和郑州宏业纺织有限公司一样的纺织公司已有7家,陆续将有更多企业入驻。用新郑市市长王广国的话来说,这个今年8月26日才命名的产业园将被打造成我省同类园区中规模最大、最富竞争力的一个。

  素来与纺织服装不挨边的新郑市,为何突然将这个规划年产值100亿元的新兴工业园区置于世人面前?其未来希望何在? □今报记者 赵珺 高亮 通讯员 张巍

  ▲▲26岁月薪1500元,一个农民找到了好工作

  9月17日上午10时25分,新郑市龙湖镇,郑州宏业纺织有限公司(下称“宏业公司”)运输科运输乙班内,26岁的小耿和往常一样忙碌地工作着。他的工作简单而程式化:用记号笔在面前堆放的袋子上一一写明纱锭的品种、批号和等级,最后写上当天日期和“乙班”字样。每个袋子重25公斤,装有15个纱锭。他每天每班要负责320袋纱锭的装袋、签字、封口等工作。“月工资1500元到1600元,不少了,我觉着比在郑州市区打工还强,俺家人都觉得这工作不赖!”小耿是龙湖镇本地人,他的理想就是找份好工作,然后娶媳妇过日子,如今这愿望已实现了一半。

  ▲▲高举纺织服装产业大旗,一个县级市的发展宏图

  宏业公司前身是郑州国棉二厂,它和前身是郑州国棉一厂的郑州第一纺织有限公司于今年年初进驻新郑市纺织服装产业园。相中这块宝地的,除了宏业公司和郑州第一纺织有限公司外,还有红豆制衣等5家现代化服装加工企业。“浙江奥奔妮服饰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的服装辅料生产项目、武汉东龙工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的中部鞋业基地项目等也已签约落地。”新郑市副市长李颖军一一细数。目前该园区基础设施基本到位,规模效应初步显现。

  正因为新郑市纺织服装产业园的大手笔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同行的重视与肯定,今年8月26日,作为郑州市规划建设的五个纺织服装产业园之一的它,被河南省纺织行业协会和服装行业协会联合命名为“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基地”。自此,这个在新郑人心中被念叨了许久的工业园区被更多中原人熟知。

  ▲▲人才聚集、交通便利成为新郑打造产业园最突出优势

  和周边兄弟县市新密、荥阳等相比,新郑的纺织服装产业颇有些“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味道,尽管它不具备历史优势,但众多无可比拟的独有优势却促成了它的兴起。

  最突出的优势莫过于拥有两所纺织服装类本科院校——中原工学院和河南工程学院,前者是原郑州纺织工学院,后者是郑州经济干部管理学院与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的。这两所纺织类高校都在龙湖镇境内,教学设施完备、师资力量雄厚,年培养专业人才5000多人。

  龙湖镇还有区域交通优势,它紧邻郑州市区,距离郑州火车站直线距离仅13公里,距离新郑国际机场12公里,107国道、102省道纵贯南北,郑州西南绕城高速、郑石高速穿境而过,与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相邻。“在新郑龙湖投资,投入的仅仅是县级市的生产运营成本,而享受的却是省会大都市的基础设施。”新郑市副市长李颖军这样总结“新郑优势”。

  ▲▲为新兴产业园开路,新郑官方显示空前的决心与诚心

  对于打造纺织服装产业园,新郑官方显示了空前的决心与诚心。据介绍,今年新郑市修编了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北区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限20年,目前正报批。该园区建设从法律上、规划上和土地供应上,因此有了充足的政策保证和土地保证。

  为了解决入驻企业实际困难,给予企业在能力范围内的最大优惠,新郑市专门出台了《新郑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其中第11条写明:“对于国内外500强企业在我市投资1亿元以上的生产性项目,市政府可根据实际需要,实行特事特办、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给予更特殊的政策优惠。”作为落户新郑的企业,也实实在在地尝到了“甜头”。

  为更好促进纺织服装产业园的发展,新郑市专门成立了“新郑市纺织服装产业园建设指挥部”,政委由新郑市委书记吴忠华担任,指挥长则是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广国。新郑官方对纺织服装产业园区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同时,新郑市还设置了“新郑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顾问团”,成员有郑州市政协主席、省纺织行业协会会长、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河南工程学院院长、中原工学院院长、河南温州商会会长等。

  ▲▲希望与顾虑并存,摸索中前进的“中原样本”更需扶持

  在新郑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广国看来,新郑市纺织服装产业园是新郑本届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新郑的未来和希望。

  在设想中,产业园一期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二期5.8平方公里,三期10平方公里;最终纺纱规模达到100万锭,服装加工4000万件,年产值100亿元。新郑市纺织服装产业园将建成一个集纺织、服装、鞋玩商贸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特色产业园区。

  尽管新郑市纺织服装产业园前景光明,但纺织服装产业因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正从沿海地区向内地转移是不争的事实,而由此带来的一些问题也无法回避。

  河南省纺织信息协会秘书长李秀明说,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业之所以长期以来发展得比较好,就是因为它们有着纺织服装行业所需的江河大海所给予的天然用水优势,而内地水资源相对缺乏,这也成为制约内地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基于此,在摸索中前进的新郑样本才更需要官方的大力扶持。

上一篇: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 “辉煌之路”成就展开幕

下一篇:明年铁矿石谈判将严守统一价与代理制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