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五’期间钢的需求可能已经进入了峰值的顶区,最高峰可能会在‘十二五’或‘十三五’,峰值是8亿吨左右,此后峰值会持续一段时间,这个峰值可能是十年或十五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骆铁军在日前召开的第七届环渤海钢铁市场论上为未来钢铁市场的消费前景做出了他的预测。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国钢铁产能快速增长。2010年全国粗钢产量已经达到6.27亿吨,2011年则有望突破7亿吨。在钢铁产能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这不容忽视的问题。
骆铁军在会上指出,“十一五期间”有四个问题不容忽视,一个是品种质量亟待升级;第二个是布局正进展缓慢;第三个是能源环境原料约束增强;第四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对于业内目前提出的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骆铁军特别指出,“这里没有提产业过剩是矛盾,也没有提违规建设是矛盾,所以我们总结,作为一个政府跟市场实事求是地说,钢铁行业面临的主要是上述四个问题。
此外,他还对1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行了解读。
他指出,“十二五”期间,应鼓励少数有实力的钢铁企业开发 高端钢材品种,全面推进钢材品种、质量和标准的提升。
此外,提高行业集中度曾是未来五年重要工作之一。《规划》显示,未来五年,大幅度减少钢铁企业数量,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由48.6%提高到60%左右。通过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影响的企业集团。
他还强调,加快产业升级、提高节能减排,强化结构创新,增强资源保障,加快兼并重组,加快产业链的延伸,提高国际化水平等等都将成为钢铁业“十二五”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