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10年10月17日下午,由郑州市工商联钢铁贸易商会发起,在中国钢材网的大力支持下,主题为“交流、共享、共赢” 的中国钢铁行业商会联谊会暨中国钢铁贸易组织第一次筹备会议(发起倡议仪式)在河南省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四川省、河北省、江苏省、辽宁省、安徽省、河南省等地钢铁贸易行业协会、商会的以及知名钢铁网络的领导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钢铁贸易行业—商会经济交流合作的前景未来。全国钢铁贸易商会的联合是钢铁贸易的发展趋势,而各地商会是实现这种联合的基础平台,通过商会之间的交流联系将促进全国钢铁贸易企业之间的整体协作。在新的历史时期,代表钢贸企业的中国钢铁贸易组织以及各地钢贸商会就是代表钢铁贸易企业参与钢厂与贸易商的对话,为会员企业谋取应得的利益和话语权;使得钢铁产业链市场健康、有序、稳定发展,使得博弈双方能够有合作共赢的平台。
“后危机时代”中国各种经济体系和结构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作为钢铁产业以及行业中的贸易企业也在经受着这种阵痛,那就是淘汰落后产能,兼并重组,合纵联横,抱团发展。我们迎来的将是钢铁产业及其行业的合作竞争—“商会经济大未来”。
一、解读“商会经济”
商会组织不仅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行自我管理的基本形式和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渠道,更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所谓“商会经济”,就是以商会为组织纽带,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与协调管理,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行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经济运行形态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其主要特点是积极运用商会的组织形式,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凝聚各地行业企业的综合实力,共享信息、共建市场、共同投资、共树品牌、共谋发展。以此壮大会员企业的经济实力,实现群体扩张,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形式。在经济市场强大的内外部竞争压力下,商会的职能与作用,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在“商会经济”兴起的大背景下,企业如何通过商会平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商会职能的转型和跨越式发展。
通过“商会经济”模式,促进行业经济发展,融合行业产业链和融合行业商贸企业从行业的联合到产业的联合;反映行业会员的心声,加强行业会员的交流,维护商会组织的利益,加强对外的交流,需要发挥各地行业商会的相互补充;对行业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为组织内的成员呼吁,排忧解难;建立招商引资平台,形成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充分发挥商会和会员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重要作用,以友好商会为平台,以“友”招商;以经贸洽谈会为平台,以“会”招商;以异地(行业)商会为平台,以“商”招商,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商会为组织,企业为主体的行业经济发展新格局。
究其实,商会经济的兴起是后危机时代钢铁贸易企业发展必然的选择,是钢铁贸易商会服务职能升级的必然趋势。伴随着商会在世界经济舞台地位和作用的提高,商会经济的产生已成必然。而且,全国各地钢铁贸易行业的协会和商会社团组织过有效的制度设计与协调管理,以优化资源配置,联合抱团的发展模式已经使大多钢贸企业看到了发展前景。“商会经济”在推进经济跨越式发展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中蕴涵着巨大的潜力。在各地商会的发展过程中,基本已形成分享行业信息,降低交易成本;依托商会平台,聚集社会资本;实现规模效应,抱团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供给行业情报的模式。
分享行业信息,降低交易成本。精准商业信息的提供是商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科斯认为,商会之所有会存在是为了避免或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交易成本也称为交易费用)。为实现交易而进行的信息搜寻成本是交易费用的重要内容。商会经济的兴起与企业家寻求商业信息与商会机会息息相关,
依托商会平台,聚集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就是商会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资本;商会与商会之间的关系资本及商会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资本,通过竞争能够带来活力与效率,通过合作能够带来和谐与效率。商会在商人与政府之间起着桥梁纽带的媒介作用,传递信息,减少摩擦,为经济组织间的合作提供机会,助推了商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优化资源配置,供给行业情报。商会在政府职能转变的今天在行业规范方面的作用很重要。当前政府向商会移交行政职能思想的目的,就是要做到市场的事由市场调节,企业的事由企业解决,行业的事由商会组织协调,政府不干预市场,据有关人士预测,商会将来会成为行业或特殊群体的管理者,在行业产业规划,行业标准,行业准入制度方面将会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商会能成为政府的得力助手。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大发展。
另一方面钢铁贸易商会要与市场接轨与国际接轨,以有效整合资源为基础。现代企业的竞争,不单纯是规模与价格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竞争,竞争的实质是看谁能赢得持续的领先地位和优势。要想能持续的处于领先优势,就得在运作中不停地变革,所做地变革还得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商会的发展与可持续前进,也要求商会与市场接轨,与国际接轨,有效的整合资源和整合有效的资源。
二、钢铁贸易协会和商会在新形势下如何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来更高效的开展商会的工作
借鉴移动最新推出的4G产品互动、整合、精准的运营模式,中国钢铁贸易组织(CSTO)可以与各省市钢贸商会链接创建网络服务平台或依托现有的钢铁服务网络平台,整合全国各钢铁生产、销售、终端信息资源,构建商会网络服务的系统化模块。
后危机时代,我国钢贸企业的变革首先以钢贸商会为起点,而“商会经济时代”的到来是商会网络信息化的建设、推广、链接与运营。因此,互动是产品运营模式的基础。没有互动,就没有用户需求的了解,也就根本谈不上运营用户满意的产品服务。在商业领域,互动运营主要体现在:消费者搜寻和购买产品的方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转变,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忽视推销,而宁愿利用互联网搜寻产品并决定购买哪些东西;第三方媒介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大大提高,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极大地提高了用户原创型媒体(如博客)的重要性。取而代之的是“用户定制”,即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需求获取、产品设计、营销设计等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大众网络的做法。这种革新既能降低产品创新风险,还能够适应消费者快速转变的喜好潮流。现在推广普及的电子商务在钢贸企业的应用还不是十分广泛,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一个机构或组织能够建设一种系统性的服务平台,从钢铁产品的原材料到终端用户以及金融服务系统的产品等整个产业链的服务体系,专业性使全国各地商会会员企业能够真正实现网络商务化。目前的钢铁网络大多是综合性较强的信息化服务平台,涉及面比较广,但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
因此,也可以与各地钢铁网站进行有效整合,整合的目的是渠道的转型。
首先,要由不同渠道承担产业链过程中的不同职能,以便降低会员企业整体采购或销售成本并提高渠道效率;
其次,渠道要向产业链的每个环节合作伙伴延伸,从而以最低成本共享客户群,例如与银行的合作,银行通过网络系统向本埠或外埠会员企业在网上进行交流需求、销售产品实现跨区域授信服务。
第三、系统网络整合的与终端用户企业的链接。钢贸会员企业的发展必须要有需求的支持方能实现,因此,我们搭建的系统服务平台就有必要建立终端模块,有效的使整个系统实现产业真正的链接,以及让会员企业分享现代化商务网络变革带来的前景。
第四、后危机时代,世界所有的经济体系都面临着一场变革。谁抢占先机谁就是胜利者。因此钢贸企业的领袖们必须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从战略和战术等各个层面转变思路,面对纷繁复杂世界经济格局,“商会经济”给钢贸企业带来了新的转机。而我们倡议成立的中国钢铁贸易组织(CSTO)将承担更多的责任、义务和使命,为我国钢铁贸易的稳定与繁荣不断地追求、不断地探索。
三、关于中国钢铁贸易组织(CSTO)的界定
中国钢铁贸易组织属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行自我管理的基本形式和参与社会事务的社团组织,其根本的根本任务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行业商会如何结合行业的特点,通过经济活动,搞好行业商会的会员服务工作;2、如何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好市场经济的前提下,结合党和政府对非公有制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政府管理非公有经济的助手;发挥好构建和谐劳劳动力关系的作用;商协会改革发展中积极作用;参政议政非公有制经济参加政治社会事务的主渠道,在实践中运作好商会;3、根据商会自身特点,对换届制度、选举制度、会员代表大会制度做相应调整,修改完善商会章程,研究出商会作为独立法人社团后,独立运作的完整、可行方案,为钢铁行业的健康、有序、和谐、稳定以及行业商会的管理,探索出一套成熟的经验和做法。
四、中国钢铁贸易组织模式的建设
为组建中国钢铁贸易组织(CSTO),完善钢铁贸易行业经济和市场服务体系,实现产、供、需、金融服务一体化,为有序、规范、稳定的发展钢铁贸易行业经济。随着改革开放以来钢铁贸易的发展完善了钢材市场经济体系,在各地钢材市场经济领域里展开平等竞争,而市场服务体系欠完善,为避免价格无序竞争,各省市钢材市场又成立了不同形式的钢贸商会组织。中国钢铁贸易组织为适应国内钢铁贸易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四川省、河北省、江苏省、辽宁省、安徽省、河南省等地钢铁贸易商会以及行业协会的倡议支持下,将以全国各地钢铁贸易商会为参加主体,由国内各种经济成分的钢铁贸易企业、钢材市场、钢铁生产企业的产品销售和供应部门、制造企业的钢铁采购部门,以及相关的科研、教学、信息服务、事业单位等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组织,是适应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发展需要的行业组织。
现就对中国钢铁贸易组织的服务性质、服务机构、组织管理形式等进行初步的细化设计。
(一)中国钢铁贸易组织性质:是非盈利的服务性组织,由国内各种经济成分的钢铁贸易企业、钢材市场、钢铁生产企业的产品销售和供应部门、制造企业的钢铁采购部门,以及相关的科研、教学、信息服务、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组织,是完善我国钢铁贸易经济体系,市场服务体系实现一体化服务的商会模式。
(二)办会宗旨:中国钢铁贸易组织宗旨是为各地商会企业经济发展,开拓市场,完善服务体系,帮助全国行业社团组织及钢贸企业跨省市的招商引资和企业进行区域联合服务。
1、以科学发展观为目标树立正确的办会理念,开拓创新,勤俭办会,遵守以会养会的办会原则把行业商会办好,办出品牌给完善我国商会服务体系作典范。
2、帮助全国各地未建或已建但未完善的商会组建地方钢铁行业商会,完善商会服务体系,规范、有序、稳定发展我国钢铁行业经济服务体系。
3、把全国的行业社团组织及钢贸企业联合起来,实现钢铁行业产业链的跨省市联合,开拓国内外市场,为企业发展经济服务。
4、协调政府管理部门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为全国行业企业自律维权服务。
(三)组织形式:中国钢铁贸易组织是通过国内各种经济成分的钢铁贸易企业、钢材市场、钢铁生产企业的产品销售和供应部门、制造企业的钢铁采购部门,以及相关的科研、教学、信息服务、事业单位全国的行业企业、经营商户、需求单位联合起来,完善国内钢铁贸易市场服务体系,通过各市商会联合完善商会服务体系,同时为各商会服务。
(四)中国钢铁贸易组织体制建设:中国钢铁贸易组织是综合性商会服务体系,根据钢铁贸易行业的性质、特点成立原料、生产、钢贸、终端用户、金融服务五大分会。各分会根据本分会会员单位要求和本分会经济发展特点,制定商务活动计划,或以中国钢铁贸易组织名誉组团参加或举办全国性商务活动,开拓市场或进行经济联合。帮助政府管理部门完善钢铁贸易市场服务体系,如组建市、县行业服务体系,为发展行业经济服务。
(五)中国钢铁贸易组织服务机构建设:中国钢铁贸易组织为完善行业经济体系,市场服务体系,开拓市场,提高科技水平,自律维权和五大分会及会员商会联合设置的服务机构。
1、商会服务部:商会服务部是中国钢铁贸易组织的服务平台,为商会联谊,协调商会与商会及会员单位之间的内应外联,协助分会商务活动,各地商会或行业社团的联谊服务等事项。
2、商贸部:中国钢铁贸易组织商贸部是非盈利性贸易服务机构,为中国钢铁贸易组织企业贸易服务。
3、维权部:中国钢铁贸易组织维权部为全国行业社团或钢贸商会自律维权服务。与全国各省市的公、检、法、工商、税务、环保、、质检、消防、工商联等有关部门联合成立的维权部保护会员企业在遵守行业法规条件下,维护合法经营权益,杜绝有关管理部门非法索取行为,为发展国内钢铁贸易行业的经济服务。
4、科技服务部:各地商会或行业社团成立服务部为会员企业经营提供行业专业、管理的咨询、培训、辅导,并根据各企业的需求采取不同形式开办管理培训班,位会员企业培养人才,并帮助各地商会或行业社团企业考察市场等工作。
5、信息服务部:中国钢铁贸易组织信息服务部是由中国钢铁贸易组织的“中国钢铁网”http://www.zggtw.org网站,是完善全国钢贸商会市场服务体系的模式。“中国钢铁网”建后将为全国钢铁贸易行业商会服务,能够链接各地商会网站,点击哪个省市商会网,就会出现哪个商会会员单位名录。再点击会员单位网就会出现会员企业的名录。
(六)中国钢铁贸易组织管理形式:中国钢铁贸易组织执行主席管理制,设置轮值主席、副主席和秘书长具体研究中国钢铁贸易组织工作。
中国钢铁贸易组织是国内钢铁贸易行业最大的商会经济联合体,要经过发展、探索、总结,完善过程。促使各地商会组织班子团结好、工作开展好、为会员服务好、遵纪守法好、光彩事业好,是各地商会组织机构实现组织规范化、工作制度化、活动正常化、程序法制化的目标。
在未来的市场经济中,合作发展意味着更有效的生产力、更低的成本和在新的市场领域创造新的市场价值。成功的合作组织是建立在各自对于组织的贡献、相互之间高度的信任和组织设立的共同愿景的基础之上。
总之,作为倡议成立的中国钢铁贸易组织中的全国各省市钢铁贸易商会及行业协会,在合作共赢的愿景下,作为参与者都必须为提高自己对组织的贡献而改变或改善原有的操作流程、服务体系、价值理念,只有如此,合作组织方能将合作项目的利润大饼做得更大,组织中的成员才更可能公平地分享所创造的综合利润。
建立合作共赢的组织有三个基本层面:互信、信息共享、成员自身。在合作过程中,高度的信赖、重要策略信息的共享及频繁交流和强大而健全的团队是实现共赢的核心。如果合作组织中的成员之间缺乏相互的信赖,信息交流只是短暂的交易性质,或者是单反面的一厢情愿,这种关系就很难维持。在合作过程中,每个成员的表现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你代表了谁,在于你能否不计报酬的贡献最佳的策略,也不计较谁主导或谁将从中获利,互信并不是双方的终极目标,互信使操作人员有取的最新信息的渠道,同时有助于操作人员向产业链的下级客户提供更多更深入的重要信息。信息的共享原则一方面是互惠、二是使共同的事业发掘更多的价值,三是双方着眼的是未来的愿景而不是现在。
合作组织共设愿景,共享愿景是为什么要合作的起点和基础。建议模式如下:
1、评估合作的潜能,就是评价合作关系是否有足够的长久的发展前景。
2、发展合作的前提是是否有双方能够了解的,具有吸引力的主题事业,合作组织的成员在此主题上通过共同的贡献,开发出共有的愿景。
3、建立可行性评估小组。围绕主题愿景找出潜在的价值所在,并达成共识,并有小组成员评价其是否可行。
4、共同创造愿景。一旦合作组织所有成员认为合作关系可行确实必要,就要创造一个共享的愿景,由此引导合作组织共同朝着目标前进。
由此,我们引深一下。要使合作组织之间能够进行强有力的合作,还要考虑四个因素:
一是为合作发展有力的共同目标。要与合作方建立有效的、能获得利益的组织,作为个体必须谨慎地分析每个个体所要达到的目标,并且考虑到彼此利益的冲突所在以及合作的项目能够带来的双方都能够获益的焦点。
二是扩大共同设立的愿景也就是共同的利益基础,对于个体的利益,合作方要有无私的奉献境界去支持对方所要成就的目标,从而能够使共同的远景目标能够有效的扩大,这是合作组织关系中最精彩也是最具挑战性的方面。
三是以合作组织中成员代表的企业利益为中心,明确界定彼此的在组织中分工的角色,且能涵盖整个项目中的每个角色,界定各自的责任与义务,对于有异议的有分歧的部分先抛弃一旁,寻找共同点,得出能够继续的切入点。
四是在合作组织中的平衡关系。要使合作双方能够诚实守信,除了要让组织中成员不仅是获得应有的报酬,还要让彼此觉得自己的付出与努力最后会公平的分享到应得的回报。强调贡献与报酬的平衡且付诸实际行动,是每个个体的明智之举,平衡的达成永远是有可能的,不会因为不曾提及而消失或减弱。关键在于合作个体是否愿意在合作中随时为对方付出或关注对方的反应,能够换位思考。
“善建着不拔,善抱者不脱”。 建立联盟体系,抱团发展。中国钢铁贸易组织(CSTO)就是为全国各地钢铁行业商会及社会团体之间进行合作共赢的大舞台,无论是钢企与商企的合作,无论是商企与商企的合作,无论是商企与终端的合作,无论是商企与银企的合作,都是为了建立共同的联盟体系,合作共赢,共创未来。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的繁荣迎来了“商会经济”的到来。为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和更好的服务与当地经济建设,我们希望各地钢铁行业商会和社会团体能够更多的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搭建钢铁商界合作平台。我们以商会友,以友促商。共赢必有共识,共识产生共赢,相信各界朋友能够相互认识、理解、支持就必能达成共识。
“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国内各种经济成分的钢铁贸易企业、钢材市场、钢铁生产企业的产品销售和供应部门、制造企业的钢铁采购部门,以及相关的科研、教学、信息服务、事业单位的各界朋友:希望我们携手合作,共设愿景,同愿同向,由大变强,贡献社会,铸就商会经济新的辉煌。
欢迎全国行业经济学家,钢铁行业界的专家、朋友们,各地钢贸商会的领导,钢贸企业的老总、CEO、金融界的朋友们携手合作把中国钢铁贸易组织办好,为完善我国行业商会服务体系,实现全国钢铁贸易经济跨区域的发展作出范例。
郑州市工商联钢铁贸易商会 副秘书长
河南天地大龙钢铁有限公司 总经理
冯林海
友情链接: 郑州钢材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