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安徽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安徽分站 >> 本地资讯 >> 中国企业500强扩张的外衣

广告

中国企业500强扩张的外衣

来源:凤凰网财经 编辑: 2009年09月09日 08:35:00 打印

  客观说,(中国企业)500强实际上还是500大。”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一盆冷水浇下的同时,钢铁业又有一个巨人站立在了齐鲁大地上。

  9月6日,山东钢铁与日照钢铁签订资产重组与合作协议,前者现金出资、后者净资产入股,各占67%和33%的股权。山钢如愿将日钢“迎娶过门”。

  当日钢的人这两天还在纠结着“被吞并”一说是不准确的、以及重组顺利完成至少需要3—5年的时间时,山钢已经可以足够坦然地去看待别人为它算的“新账”了:

  根据2008年的国内钢铁产量排名,重组日钢(673.99万吨)后,山钢的产量将达到2764.64万吨。如果委屈其它家也保持不动的话,仅排在宝钢(3509.12万吨)和河北钢铁(3013.44万吨)之后,一举超越武钢、鞍钢两大巨头。

  再换一种算法。据刚出炉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钢铁企业营业收入中,宝钢以2468.39亿元排第一位,河北钢铁集团以1670.33亿元排第二位。山钢的营业收入为1205.05亿元,日钢为471.87亿元,相加之后达1676.92亿元,则将超过河北钢铁,居第二位。

  然后,有了一个疑问是,6月份环保部轰轰烈烈的那纸暂停审批令,要不要计入日钢的“不算数”的效益?

  那些未经环评审批的项目,包括6台180平方米、2台360平方米的烧结机,一条链篦机-回转窑球团生产线,8座1080立方米高炉,4座120吨转炉,棒材、高线和2150毫米热轧带钢生产线各一条。除了最后一项基本建成未投产外,其余主体设备均已建成投产。

  也许退一步讲,即使按照政策淘汰了相关落后产能,山东钢铁依然是巨大的——因为,未来2000万吨的日照钢铁精品基地才是重点。而谁又能算得清各地区各案例背后,这新增和淘汰之间究竟可以有怎样的玄机?

  兼并重组当然是提高钢铁业集中度的大势,时下的政策环境、危机背景和企业低成本扩张的预期,也都在为推进这一似有“产业再造”意义的庞大工程。

  但采访之中,观察背后,却有点儿担忧。现在的兼并重组,不论是跨区还是省内,由于符合政策大势,往往能获得地方政府和舆论的支持,但是某种程度上,却为企业或地方政府维护产能,免遭淘汰,甚至是扩张提供了正当的“外衣”。

  尤其大型钢企的合并往往是与新的项目建设相伴生、甚至以后者为前提。整合后的规模大于两者相加的规模,这其中隐形增加的产能不是一个小数字。

  比如,首钢兼并长治钢铁后就明确提出要投资将达190多亿元,使后者在2010年产能达到600万吨,而长钢的现有产能仅为260万吨;宝钢控股宁钢后,浙江省很快便出台“以宝钢重组宁波钢铁公司为契机,建设‘千万吨级’宁波大型临港钢铁建设基地”的规划。

  宝钢和武钢在广东湛江和广西防城港新建的2000万和1000万吨的钢铁基地,发改委虽要求分别在广东省内淘汰落后炼钢产1000万吨,和在广西淘汰落后炼钢能力910多万吨,但总量也在增加。

  我们习惯了把“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八个字连在一起,但却忽视了前者可以受到无比追捧,后者却在无意中变得很糟糕。

  不知道,年底要出台实施的《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条例》,亦或还有关于淘汰落后的详细机制,能不能彻底补缺补漏?免得更多人感慨:“中国钢铁产能可别很快到了7亿吨哦!”

上一篇:河南板块还是不够暖

下一篇:国内钢价跌势猛国际钢价涨势强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