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安徽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安徽分站 >> 本地资讯 >> 回望郑州经济社会半年间:高新技术产值逾千亿增三成

广告

回望郑州经济社会半年间:高新技术产值逾千亿增三成

来源:中原网--郑州日报 编辑:耿盼果 2011年08月18日 07:59:44 打印

  近日,从市科技局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136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1%;实现增加值432亿元,同比增长27.9%。

  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与我市集中各类资源要素,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不无关系。

  今年上半年,我市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工程为抓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构建创新体系,科技创新成果喜人。

  如果把经济发展比做“撑竿跳”的话,那么科技就是那根不可或缺、魅力无限的“撑竿”。

  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有力支撑。与之相符,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我市科技工作的鲜明主题。围绕这一主题,一系列措施开始推出。

  强力实施“687”科技计划。今年以来,为更好服务于郑州都市区建设,我市科技部门提出了推进实施“687”科技计划的总体思路,即6个重大科技专项、8个重大科技工程、7个重大科技计划,计划项目共计1264项。目前共下达科技经费近1.08亿元。其中,6个重大科技专项共35个项目,支持经费3200万元,当年拨付960万元;8个重大科技工程共98个项目,支持3025经费,当年拨付1169万元。其他计划299项,支持经费4569万元。

  突破重大关键技术,积极争取国家、省科技资金支持。上半年,我市实施了6个重大科技专项共35个子项目,在现代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现代农业等领域突破了一批共性关键技术,推动了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可喜的是,上半年,我市还争取到国家、省科技项目资金近1.28亿元。其中,鸿富锦精密电子有限公司(富士康)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等7个项目共获国家新能源财政补助资金4831万元;郑州市新能源汽车关键应用技术研究及配套装备等3个项目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资金支持1525万元;宇通插电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产业化技术攻关项目获国家863计划专项经费支持948万元。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实际,重点做好“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示范工程推广试点工作。我市制定了2011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计划,下拨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补贴资金2125万元。

  首批6台由宇通制造的纯电动公交车已于8月1日正式投入85路公交线路运营。全市安装应用半导体照明灯具万余盏。截至目前,全市半导体照明灯共节电799万千瓦时,节约电费559万元,节电率68%左右,节约维护费91万元。

  重视高端科技人才引进,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我市继续实施“113” 创新人才培育计划,新认定郑州市第三批科技创新团队16个和领军人才13名。大力开展“百名科技专家服务百家重点企业活动”,今年派出科技特派员25人,为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上半年我市13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院士工作站, 2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院士工作站,全市市级院士工作站达28家,省级院士工作站达40家。对于15家院士工作站,我市给予450万元经费支持。我市还对两家获批组建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给予60万元经费支持,对智能仪器仪表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给予140万元的经费支持,组织实施产学研项目44项。

  一系列举措助推了我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最具说服力的是下面一串数字:

  上半年,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4500件和3020件,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6.6%和18.3%。全市又有29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7家企业被认定为省创新型试点企业。92个项目分别获得市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全市新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8个、重点实验室13个,从而使全市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226个、重点实验室达44个。目前我市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72个、重点实验室达26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

上一篇:银行贷款难度增大 郑州二手房交易严重下滑

下一篇:郑州16家企业入选省级生产经营环境监测点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