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将水利作为全省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为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力争通过5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我省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坚持民生优先,被放在了此次《意见》的最首要的位置。
《意见》指出,应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
另外强调,水利建设应注重人水和谐,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
根据规划,到2015年,我省将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包括重要支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85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0以上;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基本解决,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
村村户户通自来水也在未来5年变为现实,届时,我省近3000万农村人口将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
我省除了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外,还将对农村人口用水实行征地、用电、税费等方面优惠政策。加强饮水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机制,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工程正常运行。
《意见》要求水利部门做好全省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规划编制工作,合理确定城市供水安全建设方案,科学制定管理对策及保障措施,统筹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关系,为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根据《意见》内容,未来5年,全省城市的供水保障能力将得到很大提升,相应调度管理机制也将逐步完善,应对突发水污染事故、连续干旱和特殊干旱等风险的能力将得到加强。
另外,全省城市将加快雨污分流、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和处理设施建设。雨污分流工程完成后,我省城市的排涝能力将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