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出意外,年底我省将产生“河南造”的世界500强企业,河南煤化集团全年营业收入将接近1400亿元,挺进世界500强阵容,这将成为我省工业经济领域的一个亮点。
“十一五”期间,预计我省工业增加值将突破1万亿元,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六成。
今后5年,我省将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全省地方国有企业调整到500户左右,其中省管企业保持在25户左右。
世界500强将出现“河南造”
到今年年底,中原大地可能产生“河南造”的世界500强企业,这个担子就落在我省首家“双千亿”(资产和营业收入均超千亿元)企业河南煤化集团身上。我省的工业企业到底离世界500强企业有多远?河南煤化集团定下的时间是50天,河南煤化集团还专门召开了冲刺世界企业500强动员会,定下了“倒计时”时间表。
事实上,2010年公布的世界500强的入围门槛是173.5亿美元,我国共有54家企业进入,较2009年增加了11家。今年前10个月,河南煤化已实现营业收入1153.99亿元。
“依据当前运营态势及全年预计规模,集团全年营业收入将接近1400亿元,肯定能进入世界企业500强名单。”河南煤化董事长陈雪枫说。
陈雪枫说,河南煤化分析了近3年世界企业500强排名和变化情况,考虑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高等因素,今年冲刺世界企业500强已是可实现的目标。
企业重组600天,资产增加600亿元
河南煤化创造了“企业重组600天,资产增加600亿元”的发展奇迹,不能说不是河南工业发展史上的一次蝶变。
“当然,这里面安全是第一位的,在安全的前提下,多上机少上人。”陈雪枫说,不能进入了世界500强,却因为安全问题,让别人不服气你这个500强企业。
其实,河南煤化集团的安全管理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陈雪枫说,较重组前的2008年,河南煤化集团的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从1.1下降到0.036,接近美国水平,年少死亡31人,特别是集团公司下属的永煤公司,连续6年实现零死亡,全国没有,世界罕见。
“坚决不要一两带血的煤。”陈雪枫说,过去很多煤矿企业领导的观念是“干煤矿不能不死人”,这种陈旧观念必须破除,干煤矿完全可以做到不死人。
“十二五”期间销售收入破3000亿元
现在,河南煤化集团不仅有煤炭,还有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等其他产业。
“今年不仅营业收入这一硬性指标要进入世界企业500强,而且利税总额、净利润等效益指标,以及安全管理、节能减排等指标都要与世界一流企业对标,真正成为一个核心竞争力突出、安全有保障、可持续发展能力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国际化大型企业集团。”陈雪枫表示。
“十二五”期间,河南煤化集团还有更大的目标。陈雪枫说,“十二五”期间,我们的销售收入要翻一番到两番这样一个规模,销售收入要突破3000亿元,利税要突破400亿元,利润突破260亿元,煤炭产量要接近2亿吨。
【工业“十一五”】
工业经济总量居中西部第一位
以上的例子只是我省众多新型工业企业的一个事例,事实上,我省还有更多的大型工业企业,正在按照产业优化升级、加快转变增长方式的思路进行转型。
河南省统计局的朱处长说,“十一五”以来,我省以工业化为核心,不断加快“三化”进程,工业发展成效显著,增长速度、质量效益和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产业加工度、集中度显著提高,形成了一批在全国举足轻重的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进入了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转型升级的新阶段。
据统计,2009年,河南工业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五位,中西部第一位,预计“十一五”末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将突破1万亿元,我省工业经济发展已经站在新的更高的平台上。
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27家
省政府研究室的耿处长说,“十一五”期间,我省工业取得较大成就,标志着我省工业经济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更高平台上,进入了转型升级、蓄势崛起的新阶段。
事实上,几年来,我省产业集聚效应不断显现,漯河食品产业集群是全国最大的市级食品工业基地,长葛人造金刚石产业集群是亚洲最大的金刚石超硬材料生产基地,虞城钢卷尺产业集群是全国最大钢卷尺生产加工基地。
今年富士康等一批高技术大项目相继开工生产,产业集聚区承载功能不断提升。
而且,大型企业联合重组步伐加快,2009年营业收入超百亿的工业企业达到27家,比2008年增加了3家,其中河南煤化首次超过1000亿元、中平能化首次超过800亿元、双汇集团首次超过400亿元。
从企业集团看,一批企业(集团)实力明显增强。
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工业企业集团达到43家,比2005年多23家,其中超100亿元的26家,比2005年多19家。
【数字“十一五”】
工业增加值:
2009年,我省工业增加值达到9858.4亿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3%,比重为50.4%,比“十五”时期提高8.3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总量:
工业经济总量占全国的份额上升。2009年,全省工业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为7.3%,比2005年上升1.0个百分点,居全国第5位,仅排在广东、山东、江苏、浙江之后。其中,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764.5亿元,较2005年增加4564.2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平均增速达到20.4%,高于全国平均速度5.7个百分点。
工业贡献率:
据测算,“十一五”前四年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3%,比“十五”时期提高7.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