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安徽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安徽分站 >> 本地资讯 >> 双汇投资10多亿工业园区开工

广告

双汇投资10多亿工业园区开工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编辑:杨丽 2010年12月02日 17:15:01 打印

  双汇要做馒头了。

  日前,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在大河财富(中国)论坛上公开透露,双汇要进军面制品行业,而位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厂,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业内人士认为,在河南,面制品行业竞争激烈,速冻、方便面、挂面等产品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而馒头、面条、面包等产品尚属“蓝海”,市场前景广阔。但双汇要想在这些产品中打造全国性的知名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事件

  双汇想蒸馒头

  面制品项目即将开建

  双汇要做馒头了。

  11月27日,大河财富(中国)论坛在郑州举行。论坛上,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说,双汇在郑州的工业园区已经开工,占地800多亩,投资10多亿元。其中包括屠宰、分割、肉制品、物流和面制品。

  “我们做面制品和三全、思念不冲突,他们做速冻食品,我们不做。”万隆说,“我们的面制品就做面包、比萨饼、包子、馒头,或者跟包子、馒头相关的一些其他产品。”

  昨天中午,位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航海东路和第22大街附近,河南商报记者看到,郑州双汇食品工业园项目工地一片繁忙景象:有的楼房刚刚打地基,高的建筑也不超过五层,工地堆满了沙土和建筑材料,一条土路从中穿过,偶尔轿车经过,整个道路尘土飞扬。

  这是双汇集团在漯河市以外最大的投资项目,不仅包括生猪屠宰、肉制品加工、现代化物流配送、肉类产品研发及检测中心五大板块,而且是双汇集团第一个面制品加工项目。

  “整个项目现在有1000多个工人在施工。”工程项目部负责人王尊树告诉河南商报记者,项目分为两期,正在施工的是第一期,占地约380亩,主要是双汇的屠宰和冷鲜肉以及部分冷链,2011年4月份,工厂可以试生产。面制品项目属于第二期工程,“预计到明年1月份开工建设。”

  缘起

  与日企合作,首期日产50吨

  进军面制品行业,做馒头和包子,双汇似乎早有打算。

  早在2009年,万隆就曾表示,双汇除了屠宰业、肉制品产业外,还要进军面制品行业,在国人的大厨房里卖馒头和面包。

  万隆当时透露,第一期准备在郑州上一个日产50吨的工业化面制品生产线,“如果这个生产线做起来,接着再上一个50吨的生产线,最终做到北京、上海、武汉这些地方。”

  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由于双汇从未涉足面制品行业,所以该项目是与日本一家企业合作,共同运作的。“我们进军面制品领域,一方面是因为河南有小麦资源,河南要从‘中国粮仓’转变成‘国人厨房’,那么,我们就从做面制品出发。”万隆曾经表示,另一方面,面制品跟肉制品消费有关联性,可以带动肉制品的发展。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战略步骤,”河南省工信厅食品办副主任吴祖兴告诉河南商报记者,“据我所知,双汇也是思考了很长时间,才上这个项目的。”

  吴祖兴认为,双汇涉足面制品,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看中面制品广阔的市场,面食是北方居民主要的消费产品,消费需求较大;另外,河南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和加工基地,具备发展面制品的优势。“很重要的一点,我觉得是双汇想发挥自己的网络体系。”吴祖兴说,双汇连锁店遍布全国各地,双汇也拥有自己的冷链物流系统,开发面制品后,可以充分利用销售网络体系,把产品销售出去。

  现状

  馒头、面包将是面制品最后一片“蓝海”

  河南作为全国最大的面粉和面制品加工基地,面制品产业相对发达。

  在全国方便面30强中,河南10家;在全国挂面18强中,河南占5家。就产量而言,河南省方便面的年产量70多亿包,挂面产量也首屈一指……

  “在河南,面制品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了。”河南一家大型速冻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如果讲机会的话,那么也只有面包、馒头和包子这些产品了。但做速冻,谁能做得过三全、思念?做方便面也很难,白象方便面已经是全国第四,而且河南有大大小小的方便面生产厂家,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所以目前来看,馒头、包子和面包这些产品尚未有强势品牌,还属于‘蓝海’。”

  而另一方面,这些产品在北方具有广阔的市场。以馒头为例,多福多馒头生产厂家、河南兴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韩红军告诉记者,馒头市场庞大,“这是大家都能够感觉到的。”

  韩红军说,他们曾经做过测算:郑州每天消费馒头的数量在120万~150万个,而多福多馒头的销量每天在12万~13万个,不到十分之一,市场潜力还很大。

  “馒头和面条,这两个单品的消费,庞大得不可想象,”一位业内人士说,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把其中一个单品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那么这个企业的规模绝对要超过三全和思念。

  韩红军认为,目前,馒头主要的消费渠道是菜市场和街头便利店,这些馒头没有品牌,价格便宜但口感不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非常希望能够吃到保质保量的馒头,这时候,馒头品牌的出现会成为趋势和必然。

  预测

  鲜馒头还是速冻馒头?两种选择都面临挑战

  河南商报记者采访中发现,在叫好的同时,业内人士也有不少担忧。

  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双汇做馒头,那么这个馒头是鲜馒头,还是速冻馒头?

  韩红军认为,鲜馒头存在一个销售半径的问题,根据他的经验,网点的覆盖范围在70公里左右。超过这个范围,常温下馒头就很难“保鲜”了。馒头如果存放的话,会存在一个淀粉硬化的问题。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放到第二天的馒头,口感明显很差了。”韩红军说。

  一位业内人士说,如果双汇想做鲜馒头,打造全国性的馒头品牌,就必须在全国各地建厂,其密集程度,应该超过目前双汇肉类加工企业的布局。

  如果做速冻馒头,面临的问题同样不小。“如果是速冻食品的话,那么速冻的口感自然不如鲜馒头。”韩红军说,老百姓习惯在街头买鲜馒头吃,如果冷冻起来放到超市销售,老百姓能否接受还是一个问题;另外把馒头速冻,加上冷链物流的成本,费用自然会升高,如果馒头价格太高,老百姓接受还是有难度的。

  “但这的确是一片‘蓝海’。”一位业内人士说,“双汇若想把馒头品牌做强做大,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上一篇:苏宁郑州建物流基地 助推郑南地区物流发展

下一篇:12月2日原料市场盘点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