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周期性行业,钢材需求与经济增速、所处发展阶段紧密相关。虽然我国仍旧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但由于全球经济增速下降特别是我国房地产走势向下,钢材供需失衡波动已经开始显现。目前经济政策有放松迹象,但只能起到缓冲作用。
调整时间将较长
粗钢产量已经明显放缓。上半年,全球粗钢产量增速为6.6%,但8月份下降到3%不到,显示全球范围的钢材需求放缓。我国粗钢产量下降得尤其明显,增速已由上半年的9.9%下降到8月份的2.4%,这其中有部分是奥运和自动减产所致。不仅如此,绝对产量也均出现明显下降,说明需求已经明显受到影响。但是,产能在下半年仍有一个投产的小高潮,这加重了供需失衡。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波及到实体经济,我们确信对钢材需求的影响也将逐渐加深。
下游显示需求不容乐观。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名义金额增速可观,但扣除价格指数以后下降比较明显,考虑到订单的滞后性,后市将会进一步下滑。房地产已经显示调整态势,汽车和机械等行业的周期性也将显现。考虑到经济大环境,我们认为这次周期性调整时间将较长。
企业盈利出现分化
预计钢材价格将继续调整。在宏观经济的配合下,钢材价格同样会暴涨暴跌,考察钢材价格的历史可以发现,钢价每次大的调整幅度总在30%-40%。但此次与过往不同的是,在全球大宗商品行情还难以确认终结的背景下,在中国煤炭尤其是焦煤价格坚挺的背景下,成本显示一定刚性。9月底相比6月初(钢价达到历史高点),钢材价格下跌了20%,国内铁矿石价格下跌了32%,但焦煤反而上涨了18%,动力煤上涨了10%,因此钢材价格的下跌将明显影响企业的利润。
如果企业全部采用国内原燃料生产螺纹钢,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按照市场价格计算,则每吨螺纹钢毛利9月底将比6月初减少将近400元。因此,亏损明显的企业确信已经自动减产。
新增产能和因亏损而闲置的产能,一起构成了提升吨钢利润空间的“压力线”。虽然粗钢产量增速不断降低,但这只能说明需求增速也在降低,中期看企业盈利状况不容乐观。
并购孕育行业新生
并购是我国钢铁行业新生的必经过程。我国钢铁行业经过群众式高速发展以后,必将进入到一个平稳增长、行业整合的阶段,业内将出现宝钢、武钢、鞍本、河北钢铁、山东钢铁以及特钢龙头太钢不锈几家重量级企业竞争的格局。
行业低谷为并购整合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从历史上看,行业低谷期的并购,往往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和并购成本,为投资者创造更多升值空间;而行业景气时的资产整合往往成为变相的融资。
行业并购可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减少重复建设,提升研发力度,甚至改变国际市场竞争和原料采购格局。国内钢铁行业过去一年掀起的并购整合大浪,既是内生性要求,也是适应性调整。我们相信,整合落定之际,就是行业新生之际。
板块估值已经合理
2005年底,由于宏观调控和对钢铁产能的担忧,钢价经历了一次大幅调整,造成2005年四季度钢铁板块40%的上市公司亏损。2006年初,板块市净率达到历史低点,钢铁板块60%的上市公司跌破净资产。
与当时宏观经济向好趋势不同,目前经济趋势已经明显向下,因此钢铁股价仍有下降空间。但经过最近几年大规模资产更新,钢铁企业资产质地已经脱胎换骨,考虑到PPI高涨对固定资产的重估作用,我们相信整个钢铁板块的估值已经合理。
从历史来看,在接近一半的钢铁上市公司亏损时,仅有特大型钢铁企业和特钢企业仍能够保持盈利,因此,我们建议配置大型和特钢钢铁上市公司。
虽然目前行业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比如提高钢材出口关税会不会出台、抵制巴西矿效果如何、房地产投资增速走何种曲线都存在变数,但我们的基本判断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