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河南大学宋纯鹏教授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兰巨龙教授双双被科技部聘为“973”计划(即“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两位科技人员在同一年度被聘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在河南省尚属首次。
由宋纯鹏教授负责的“作物水分高效利用机理与调控的基础研究”项目和兰巨龙教授负责的“可重构信息通信基础网络体系研究”项目,被列入今年国家批准的94个“973”计划项目之中。两项目共获资助金额7000多万元,立项数量和资助金额均创河南省历史新高。
当天,记者拨通了两位教授的电话。宋纯鹏教授告诉记者,他的项目“通俗地讲,就是为了解决农作物在干旱中如何更好利用水的效率的问题”。经过长期积累,河南省在启动该项目时已经有了相当好的基础,如课题组发现了一些抗干旱基因,目前正在针对小麦、玉米这两类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开展进一步深层次研究。
兰巨龙介绍,他的项目旨在探索“未来互联网是什么样子”这一前沿课题,创建下一代可重构信息通信基础网络的理论体系。他解释:“项目研究的新型网络,能够解决当前我国三网融合中存在的问题。未来,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业务需求构建各种新的网络,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
宋纯鹏负责的项目是省内高校继郑州大学后,又一次牵头承担的国家“973”计划项目,宋纯鹏也成为河南省高校第二位“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截至目前,河南省共有4名“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另两位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郑州大学教授霍裕平和著名棉花专家、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所长喻树迅。
相关链接
“973”计划全称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于1997年3月提出,1998年正式启动,简称“973”计划。“973”计划是面向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由国家组织并实施的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重大基础性研究计划,也是我国科技界影响最大、水平最高、资助力度最强的基础研究计划。该计划包括八个重点领域: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综合交叉、重要科学前沿。“973”计划采取首席科学家制,首席科学家除在项目研究上拥有决定权外,还被授予科研经费及人员选聘的管理权。(李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