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安徽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安徽分站 >> 本地资讯 >> 中国中冶: 冶金工程之王者 大国崛起之重器

广告

中国中冶: 冶金工程之王者 大国崛起之重器

来源:证券时报 编辑: 2009年09月07日 08:39:00 打印

  前 言

  宝钢、鞍钢、武钢、攀钢……一个个如雷贯耳、在国内外赫赫有名的钢铁企业巨头已经为人们所熟知,钢铁行业以其在工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在资本市场成为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长期关注的重要板块。而这些钢铁巨人的工程缔造者———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尚不为投资者所熟悉。而今,中国中冶将现身A股市场,并将同步发行H股,一展其冶金工程巨人的雄姿英态,让投资者共同分享冶金工程行业的成长。

  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世界经济正面临着复苏。每一次危机也诞生着新的机遇,是世界经济格局的重新裂变与演进,影响着不同经济大国的地位变化。中国作为经济总量、人口总量巨大的的新兴市场国家,正率先走出金融危机,成为世界越来越重视的经济力量与市场实体。在大国崛起、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一批中国大型企业集团面临着新一轮的世界性发展机遇。中国中冶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和领军企业。

  大国崛起 战略机遇

  一、在大国崛起、产业升级的背景下,钢铁和有色金属产业的升级为冶金工程行业带来战略性发展契机。中国中冶作为冶金工程的领军企业将是最大受益者

  中国中冶是全球最大的工程建设综合企业集团之一,是我国市场份额最大、专业化经营历史最久、专业设计能力最强的冶金工程承包商、是我国最大的海外冶金工程承包商,在全球工程承包领域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工程承包是中国中冶的核心业务,也是目前公司收入总额最高的业务,2009年上半年占公司收入总额的86.36%。

  冶金工程一般分为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冶金两大类。钢铁和有色金属产业尤其是钢铁产业的大升级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性发展契机。非冶金工程承包中的房屋建筑工程、交通基础设施工程等工程领域伴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健增长也为公司发展提供了众多机遇。

  (一)“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产业转型升级将带来大规模的钢铁产业投资需求和工程建设的需要,从而为我国冶金工程建设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经济总量巨大。作为新兴市场国家成长期持久,对全球格局影响显着。工业化进程、城市化进程、产业升级成为钢铁消费的最大长期推动力。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对钢铁的需求。而钢铁需求的快速增加又促进了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根据国际钢铁协会的数据,我国年粗钢产量从1996 年至2008 年连续多年世界排名第一。2008 年,我国粗钢产量为5.02 亿吨,是同期全球粗钢总产量的37.8%。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对于我国钢铁行业的投资,2001 年至2008 年我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总体保持快速增加,这为钢铁冶金工程建设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我国钢铁行业也面临着战略转型和产业升级,面临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能耗、提高效率的挑战。

  2001———2008年中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

  (单位:人民币10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9 年1 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这是中国为了应对自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增长采取的重要措施,是国家提出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最先颁布的产业振兴规划。目的在于加快中国钢铁业落后产能的淘汰速度,促进中国钢铁业的良性发展。规划强调必须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联合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推动钢铁产业由大变强。规划要求严格控制钢铁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促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技术进步。

  以淘汰落后产能为例,国家将严格控制新增产能,不再核准和支持单纯新建、扩建产能的钢铁项目,所有项目必须以淘汰落后为前提。2010 年年底前,淘汰300 立方米及以下高炉产能5,340 万吨,20 吨及以下转炉、电炉产能320 万吨;2011 年底前再淘汰400 立方米及以下高炉、30 吨及以下转炉和电炉等。

  这显示了国家推进钢铁业转型升级、打造钢铁强国的决心,也为我国钢铁冶金建设行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宏观政策的调控下,我国钢铁总体产量预期将逐步趋于稳定,钢铁产业布局的调整、技术产品升级、大型企业改扩建、节能减排等新技术的应用以及落后产能的淘汰将带来大规模的钢铁产业投资需求和工程建设的需要,从而为我国冶金工程建设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中冶作为冶金工业建设企业的领军企业,曾参与了宝钢、鞍钢、武钢等我国几乎所有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是我国冶金工业建设的主导力量,将最大受益于产业升级大发展,将成为我国钢铁行业战略转型以及调整振兴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有色金属冶金工程的产业技术升级也将为公司带来发展契机

  在有色金属冶金行业的方面,“加强资源整合、产业链一体化”将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在提升行业优势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扩张能力,优化矿山企业结构,提高矿山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等方面,这将大大推动有色金属冶金工程建设的步伐。2009 年2 月,国务院原则通过了《有色金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也是我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旨在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技术改造、企业重组为重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有色金属冶金工程的产业技术升级也将为公司带来发展契机。

  2001———2008中国有色金属(0.265,0.00,0.00%)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

  (单位:人民币10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

  二、海外市场潜力巨大,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市场

  受益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加入WTO 以及工程技术的快速进步,近年来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发展迅速。2008 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566 亿美元,。截至2008 年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达到了2,630亿美元。全球经济的稳步增长促进了各国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对于钢材的需求。新兴市场国家对钢铁需求的增长,促进了全球冶金工程的增加,这为公司提供了潜力巨大的海外市场。

  2001—2008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

  创新提升 进军世界

  一、募集资金投向进一步提升中国中冶的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使中国中冶在产业战略性机遇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中冶以关联技术为基础延伸产业链,拓展业务领域,形成了工程承包、资源开发、装备制造及房地产开发四大主业,构筑了具有规模效应且关联互补的各板块协同发展格局。中国中冶A 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主要用于工程承包、资源开发、装备制造及房地产开发等公司主营业务领域,将使公司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这有利于公司把握更多的市场机遇、带来更多的新利润增长点,进一步扩大整个企业集团的实力和规模。

  募集资金项目表

  (一)提高工程装备技术,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程承包是公司的核心业务,也是目前公司最具实力、收入总额最高的业务。冶金工程建设对工程装备技术具有更高的要求。工程装备的技术水平是工程承包企业获得承包项目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购置先进的技术设备,加强设备资产管理,整合现有设备资源,可以充分提高作业效率,增强工程承包业务的整体效益。因此,中国中冶募集资金中投入最大的是设备购置,将有接近1/3的资金、共50亿元投向工程承包及研发所需设备。

  “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基地”(简称“创新基地”)将开展钢结构用钢材及工程设计、制造、安装、检测以及实验、中试技术方面的科学研究,加快进行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辐射工作,进一步提高公司钢结构工程技术整体水平、市场竞争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创新基地的建设与运行,对公司及子公司钢结构产业发展,提高钢结构工程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带动公司工程承包、装备制造以及房地产开发等主业做强、做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海外资源开发,增加公司新增利润增长点,增加国家的重要矿产资产储备

  金属矿产资源,是保障国民经济安全、稳定、持续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重要矿产资源需求快速增长,国内资源品种不全和总量不足对国民经济发展形成的制约日益加剧。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的矿产资源储备进行资源储备和配置成为国际大型矿产工业和冶金工业企业的发展战略。而金融危机下收购交易成本的降低为我国大型企业集团收购开发全球重要矿产资源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公司拟投资的阿富汗艾娜克铜矿,是目前世界上已探明、但尚未开发的大规模、高品位铜矿之一。项目建成后,预计年生产能力为电解铜22 万吨、铜精矿含铜10 万吨、硫酸30 万吨。

  瑞木镍红土矿项目属世界级的大型红土镍矿项目,是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金属矿产资源最大的项目之一,也是巴布亚新几内亚最大的在建项目。项目达产后年产氢氧化镍钴7.2744 万吨(含镍3.128 万吨、含钴0.322 万吨)。

  (三)加强开发整备制造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国家钢铁冶金行业的总体增长推动了冶金设备的需求,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鼓励实现冶金设备本土化,为国内冶金设备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装备制造业务是中国中冶冶金工艺技术和施工技术的优势向装备制造领域的延伸,是公司核心技术产品化、产业化的成果。中国中冶是我国冶金设备国产化的主力军。本次募集资金中有合计19.1亿元投向陕西富

上一篇:河南省:工业生产将持续走高全年目标有望实现

下一篇:中国钢铁业"红警":钢企挤压成本 步入微利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