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安徽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安徽分站 >> 本地资讯 >> 郑交会昨天开幕 花样百出的展品让人大开眼界

广告

郑交会昨天开幕 花样百出的展品让人大开眼界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编辑: 2009年10月31日 08:14:00 打印

  一年一度的郑交会昨日掀开了它华丽的盖头。本届郑交会人气很旺,但因组织不力,综合区现场显得有些杂乱无章:卖香肠的和卖珠宝的比邻而居;有些展位空着,有些经销商却没地方,只好摆地摊;普通人逛得多,专业人士来得少……

  今明两天,郑交会仍将继续,有兴趣的读者不要错过淘宝良机。

  最蒙人的展品

  塑胶做的烩面

  绿油油的青菜、细白的面片、三五片喷香的牛肉……

  “这碗烩面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有市民问道。“摸摸看就知道了,这是硬的,用塑胶做的!”工作人员解释说。“那怎么还能冒白烟?”“碗里面我们安装了一个喷雾装置,这样做仿真效果更好。”

  除了这碗诱人的烩面外,厂家还展示了蛋糕、汉堡、盖浇饭等多个种类的仿真艺术品。这家名叫哈喇仔仿真艺术(郑州)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因为创意好,当天生意比较火爆,另外还有七八家公司非要合作开加盟店。

  最美丽的首饰

  一身银装重30斤

  头上、手上、耳朵上,全部挂满了耀眼的银饰。看到这样的打扮,你会想到什么?对了,漂亮的苗族姑娘。当天,来自贵州苗族的3位漂亮姑娘和一位阿妈盛装打扮,站在展台前售卖银饰,聚焦了不少人的目光。

  一位名叫吴娅妮的姑娘介绍说,在他们苗族,姑娘一出生,家里人就会为她准备银饰,最开始是手镯、项圈,然后是帽子、衣服、脚链等。这套精心准备的盛装,一般只有重大节日或出嫁时才能穿。身上首饰的多少,更是一个家庭是否富裕的象征。

  她指着自己的一身说,“像我这个只是便服,最多用了20斤苗银而已。”她又指着旁边一位中年妇女说,“阿姨穿的属于盛装,连前后衣服上都缝有饰品,这身衣服,最少也得30斤银子。”

  “这个挺不错!”说话间,一年轻男子,忍不住伸手摸了姑娘帽子上的银制流苏。“这可不能乱碰哦!在我们一些原始的苗族部落,要是没经过姑娘允许,随便摸她身上的饰品,是要把人家娶回家的!”姑娘笑着说, “这流苏,还有特别的含义呢,它像不像田里的麦穗?有五谷丰登之意。”

  最艺术的创意

  一块树皮300元

  树干能做家具、桌椅,树根能制根雕,树皮能干什么?会展上来自东北一家公司的树皮工艺画,让所有人耳目一新。

  青山绿水之中,绿水用线条和颜料来表现,青山则用干枯断裂的老树皮制成。工作人员介绍说,树皮一般要选用七八十年以上的白桦树皮,可以片断使用,也可以整片使用。

  别看树皮长得不咋样,一旦入了画,就会野鸡变凤凰,身价陡增,“像这幅,虽然只有电脑屏幕般大小,少说也得三四百块钱,我们的产品主要销往越南、泰国等国家,这次来郑州主要是做形象展示。”

  最搞笑的展位

  腊肠、珠宝比邻

  因协调不力,当天会展中心竟然出现了四川腊肠与香港某珠宝公司比邻而居的怪事。

  “咦,怎么卖珠宝的地方一股子腊肠味!”一位正在逛珠宝店的市民走出店门侧头一看,原来隔壁的四川腊肠卖得正火。“这看这周围都是卖珠宝和酒类的,卖腊肠的怎么会在这个区域?”“我们也不知道,给我们安排的位置就是这样。”腊肠店老板无奈地表示,不过幸好当天来参加郑交会的人流量很大,生意还不错。

  客商访谈

  1995年至今,郑交会已经走过了14个年头。乘着“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东风,郑交会也必将跨入新的时代。会展现场,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厂商和专业人士,希望他们的看法和建议能为未来郑交会的发展提供一点点思路。

  应该划分出专业区和综合区

  说起今年的郑交会,郑州一位许姓销售经理表示,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人流量也很大。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组织得不太得当,我明明申请的就是工艺品区,却被安排到了食品区。很多展台都被一些跑会卖衣服的人给占了。

  “我觉得主要原因是没找到自己的定位。像这样大而杂,是不行的。那边卖红薯,这边卖珠宝,感觉像个大杂货铺。要想把郑交会做大、做好,最好还是走专业化之路。”

  他说,吃的、用的,你不能没有,因为它可以吸引普通老百姓,但你可以划分区域,专业的东西有专业区,客商来了想订货也好找。杂的东西,可以搞个综合区,两边都兼顾。

  提供的产品要过硬,管理要规范

  来自广州的知名品牌珠江琴行,此次主要是借郑交会之机来展示形象。负责人许先生说,几乎每年他们都要来郑州参展,因为这边的业务比较多,“感觉这几年吧,郑交会的规模越来越大,效果也不错。”

  “想要更上一层楼的话,还得多多努力。我认为首先你提供的产品要过硬,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客商,有了效益,大家参展的热情才会更高。其次,管理要规范,我看今天的秩序前面的还不错,后面的有点乱,卖什么的都有。展会一乱,就会显得档次不高。”

  比前几年好,跟外地比还有差距

  当天,来自云南的一位茶商,不仅带来了上好的茶品,还将茶饼制作工艺搬到了展会现场,供人们参观。问起当天的生意,公司负责人表示,还可以,但是人流量太小。“今年的郑交会跟前几年比,是好了很多,但跟外面的广交会、上交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他说,今天的主要问题是,进店的客人不少但能停下来的不多。“可能很多人不是专业人士,看到这里有新鲜玩意就进来了,但是他不懂得茶、不懂得品尝,所以没有什么购买热情,更不用说加盟了。只能寄希望于明、后天了!”

上一篇:河南省出台措施 库区移民创业免收5年工商费用

下一篇:需求回暖,供需宽松,价格波动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