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安徽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安徽分站 >> 本地资讯 >> 华南约30%中小钢厂停产

广告

华南约30%中小钢厂停产

来源:财经网 编辑:豫言 2011年10月28日 16:04:19 打印

  昨天,农业部和河南省政府主办的“应对危机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高层论坛”在驻马店市天龙大酒店举行。

  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在作主题演讲时提出,“把农产品加工业打造成为富民强省的朝阳产业”。省委副书记陈全国主持论坛,副省长史济春、刘满仓,省政协副主席靳绥东等出席论坛。来自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国粮农组织等专家学者,以及知名企业负责人分别发表了演讲。与会专家认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审视,“农产品加工业是经济波动的减震器”。

  让农产品加工业在中原大地顶天立地

  据了解,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推动河南实现了由“国人粮仓”到“国人厨房”,再到“世界餐桌”的历史性转变。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已占工业增加值的四分之一,成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

  郭庚茂在演讲中说,河南作为全国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畜牧生产大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条件得天独厚,意义非同寻常。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全新的发展理念、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让农产品加工业在中原大地加快发展、顶天立地。

  据测算,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的比值,每增加0.1个百分点,就可以带动230万人就业,带动农民增收人均193元。河南农产品品种多、产量大、质量优,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有利于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有利于把综合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实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据介绍,河南农产品加工业安排就业500余万人,约占农村剩余劳动力四分之一,全省6000多万农民人均从农产品加工中收益2000多元。

  农产品加工业是经济波动的减震器

  “金融危机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影响不可低估。”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副局长卢永军在论坛上说。

  他说,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玉米加工业每加工一吨玉米约亏损200元,企业开工率不足一半;马铃薯加工企业有不少停产,浓缩果汁等行业也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但从总体上来看,农产品加工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比较小。

  “从我省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看,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食品工业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小,对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郭庚茂说。与会专家也认为,农产品加工业是经济波动的减震器。因为“民以食为天”,无论经济危机影响有多大,人们都会有一个消费“底线”,这个“底线”就是衣、食、住、行,尤其食品需求弹性较小、不可或缺。

  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魏益民说,今后5年到10年,其他工业的增长速度可能放缓,但农产品加工业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即便是在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也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行业。法国农产品加工业近20年来平均每年增加11.5%,是法国工业中增长最快、盈利最多的行业;玉米加工为美国带来巨大效益,年产值约为110亿美元。

  中国目前正处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恩格尔系数降到40%左右时,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开始由直接消费向间接加工食品消费转变;当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而河南的人均GDP早在2007年时就已突破2000美元。对河南而言,目前正是乘势而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关键时期。

  河南的资源优势要转化为经济优势

  真正要做好河南农产品加工业仍然存在许多挑战。

  维维集团董事长杨启典直言不讳地点出河南农产品加工业的“软肋”。他说,以驻马店正阳县为例,正阳拥有全国花生产量第一大县、生猪养殖百强县、优质小麦种植大县三张名片,但正阳的经济发展谈不上有优势可言,究其原因是没有把产地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靠农副产品原料的输出博得生存,只能给别人做嫁衣裳,且这样的资源优势非常脆弱,受市场、自然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极大,因此只有在农副畜产品深加工上做文章,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以农业产业化综合性龙头企业、龙头产品带动的‘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结构,才能稳固其资源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杨启典说。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局长赵阳指出,从农产品加工的品种和类别来说,河南农产品加工还大有可为。在粮油加工业中,以专用粉为例,日本有60多种,英国有70多种,美国100多种,而我国仅为20种左右。但这种趋势正在逐渐改变。

  河南农产品加工业已经培育出双汇、华英、永达、大用、三全、思念、科迪等一批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但在农产品加工业这条路上仍任重道远。郭庚茂表达了他对河南农产品加工业的期望——在进一步巩固和壮大河南“老字号”品牌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培育更多的“新生代”品牌,千方百计增加我省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让越来越多的“河南造”产品走出省门、叫响全国、迈向世界.

上一篇:铜铝铁被矿业巨头分兵把守 8大公司染上矿绯闻

下一篇:亏损国企山钢否认强势吞并民企日钢 山东省政府力推重组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