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铁矿石谈判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从目前趋势看,全球三大铁矿石巨头已经在“长协改短约”的问题上达成统一战线。在全球铁矿三巨头的统一战线面前,中国钢铁企业很有可能再次就范,接受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的逼宫,尤其是还要接受对手制定的新的游戏规则,即按季度定价。中国钢铁业路在何方?宝钢江湖大佬地位是否遭遇撼动?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眼下中钢协仍放言不妥协,但今年的铁矿石谈判结果恐已定局
继必和必拓、巴西淡水河谷后,4月9日,力拓发布正式声明,称正在与客户协商铁矿石季度定价方案。至此,全球三大铁矿石巨头已经在“长协改短约”的问题上达成统一战线。
而此前,淡水河谷宣布,已有97%的客户(约90%的合同销量)同意接受新的季度铁矿石合约。全球铁矿石四大买方阵营中,日本钢企与其率先达成了2010年第二季度110美元/吨的铁矿石价格,韩国浦项钢铁也已表示“初步”同意4-6月以每吨100~105美元/吨的价格从淡水河谷进口铁矿石——与2009年财年相比,价格涨幅逼近100%。
随着卖方结成同盟,买方阵营分化,有评论认为,对于中国钢铁业来说,2010年铁矿石谈判,陷入的或许不是僵局,而可能是定局。
疯狂的石头
2010年初,铁矿石上演了一部名副其实的《疯狂的石头》。
鉴于世界经济复苏,铁矿石需求上升,2010年度铁矿石谈判之始,中国钢铁行业对铁矿石涨价一直有心理准备。但在当时很多钢企老总的估计中,要涨也不过涨个10%-20%。
但随后,就有消息称,在力拓与日韩的首轮谈判中,前者提出2010年铁矿石长协价格要在2009年的基础上提价40%。对此,有接近谈判的知情人士当时透露,中方谈判的价格底线是涨幅不超过30%。
然而,随着铁矿石现货的价格不断飙升,比2009年的长协价格出现近1倍的溢价之时,三大铁矿石巨头的谈判目标也越来越明确,就是让长协价向现货价看齐。
接着,便有消息称力拓又要求涨价50%,而必和必拓希望对有些钢厂实行现货指数价格,淡水河谷则要求在今年现货价和去年长协价的差价基础上再涨50%。对于这一涨幅,本报记者曾采访多家钢企和多位业内人士,其纷纷表示这太夸张,钢企无法承受这样的成本压力。
但谁也没想到,此后事态演进是如此激进。两周后,三大矿商的态度不仅未软化,反而变本加厉。作为世界第一大铁矿石供应商的淡水河谷,不仅明确放言要求提价90%-100%,并拟以与现货市场挂钩的短期合约来取代铁矿石年度合约——这也意味着实施了40多年的铁矿石长协定价机制面临崩溃。
“长协变短约会进一步强化铁矿石的金融属性,导致铁矿石市场的价格波动幅度更大,有利于三大矿商进一步操纵、推高铁矿石价格。”对于铁矿石短期合约的关键利害所在,4月12日,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解释道。
因此,到眼下,价格到底是涨90%还是涨120%已成次要话题,从中钢协到工信部,近期的几番表态通通围绕着“坚持长协机制”而转。但在三大矿商达成统一战线,买方阵营却陆续分化的境况之下,中国钢铁行业的诉求已愈发势单力薄。
还有多少牌可打?
对于中国钢铁业来说,显然非常不愿意接受三大矿商目前的条件,但关键的问题是,还有多少牌可以打。
外援方面,随着日韩相继倒戈,铁矿石四大买方阵营之中,只有欧洲钢企还与中国站在一条战线上。此前,欧洲钢铁工业联合会曾致信欧盟委员会提出国际铁矿石定价中存在垄断嫌疑,并呼吁欧盟采取应对措施的申诉。但据悉,欧盟委员会回应称,“欧盟目前并不准备就这一问题启动调查机制”。
而近日又有消息称,欧洲钢铁工业联合会负责人莫法特称,在目前的情况下,暂时废弃长协机制,改为季度定价,欧洲钢企认为可以接受。
如此一来,中国钢铁行业几乎可以说是孤军奋战了。
4月2日,中钢协与五矿商会在北京紧急召集铁矿石贸易商举行闭门会议,就铁矿石谈判密商反击策略。
会议期间,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就表示,目前铁矿石谈判十分严峻。“中钢协号召国内具有进口铁矿石资质的钢企和贸易商,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不从三大矿山进口铁矿石,抵制其垄断行为。”
随后,《2010年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标准及申报程序》、《关于进口铁矿石代理制实施细则》和《进口铁矿石合同信息上报登记及其流向登记备案规定》三大行业性自律文件问世。
这些文件的内容包括,2009年从事进口铁矿石业务总量低于100万吨的进口商将被取消铁矿石进口资质;铁矿石进口严格执行一级代理制,保证铁矿石流向符合产业政策的大中型钢铁企业;贸易商不能进行二次贸易,违反自律公约的企业将会被取消资质等。
此外,作为整顿铁矿石进口市场的保障,中钢协还和五矿商会共同成立了“进口铁矿石联合办公室”,严控铁矿石进口商的货品流向,打击炒矿行为。
接着,4月9日,市场又传出消息称,中钢协已发出通知,禁止其会员进口含铁量低于60%的铁矿石,据消息人士透露,该禁令覆盖了贸易商,但不包括钢厂及其执牌代理公司。
显然,中钢协短短时间内连出数张牌,对内加大铁矿石贸易秩序整顿,对外呼吁中国钢企以铁矿石库存为依托打持久战,是希望在与铁矿石三巨头的博弈中加大己方砝码。
中国钢铁业路在何方
中钢协话音未落,三大矿商就迅速利用手中的筹码反击。4月12日,山东日照一家矿业公司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三大矿山收紧了铁矿石供应量,货源趋紧,“应该惜售了。现在在港口它们(三大矿商)的货很少。”
在量减的同时价在升,“中钢协一说要抵制进口,价格就一下子又涨上来了,现在都170美元(每吨)了。”该人士表示。
分析师也向本报记者提供了一组最新数据。铁矿石港口库存方面,4月9日全国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总量6664万吨比上周减少162万吨,其中巴矿1730减少43万吨,澳矿2045减少82万吨,印矿1640减少57万吨。而在铁矿石现货报价方面,截止到目前, 63.5%印粉报1210-1230元/吨,58%报960-980元/吨,PB粉1220-1240元/吨,pb块1310-1330元/吨,都比4月初有了明显上涨。
业内人士表示,矿商惜售实际上是其操控铁矿石价格的谈判策略。
而对于中钢协号召抵制从三大矿山进口铁矿石的举措,国内也有不同声音。虽然目前国内钢企的库存还能坚持2-3个月,但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表示,“中钢协组织抵制,你一天不买,两天不买,最后还是会需要铁矿石。”
“这个局面比较尴尬,你不买三大矿商的货,但其他的矿源目前又弥补不了这个缺口。”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琳对本报记者道。
在不少业内人士的眼中,虽然眼下中钢协仍放言不妥协,但今年的铁矿石谈判恐已成定局。对于中国钢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吃一堑长一智,从长计议。
“打破三大矿山的垄断,唯有加大海外投资,让国内有资质的钢企全部走出去,投资建矿,多元化、多渠道、多种方式实现铁矿石自给。”李新创道。
而近日,中钢协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民在天津举办的钢铁研讨会上则表示,要解决资源保障能力,“只有开源节流’才能改变我们现在的不利地位。”
刘海民说的“开源”是开采国外的资源,尤其是民资企业到国外投资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另外,矿石价格上涨后,国内原来不具有经济性的矿产也会增长。
而“节流”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反对钢材出口,能不出口的就不出口。刘海民认为出口钢材对国家对行业都没有好处,尤其是现在资源困境的情况下。“节流”的第二点就是国家要强制性推广高效钢材,节约资源。他主张应该全面淘汰二级以下的螺纹钢,从而减少矿石的消耗。
铁矿石长协制度面临崩溃 宝钢江湖大佬地位或遭撼动
当运作了40多年的铁矿石长协制度面临崩溃,人们担心,对于铁矿石需要全面进口的宝钢来说,继钢产量落后河北钢铁(5.22,-0.10,-1.88%)之后,宝钢的行业霸主地位将进一步面临挑战。
长协改短约 盈利能力或再“受伤”
宝钢旗下上市公司宝钢股份(7.62,-0.18,-2.31%)近日显示,2009年,宝钢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485.25亿元,同比下降2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16亿元,同比下降10.0%;公司整体的毛利率由2008年的11.6%下降至9.1%。
不仅如此,这也已是宝钢股份净资产收益率连续第五年下滑了:2004-2009年,公司的ROE(加权)分别为24.7%、20.6%、16.8%、15.2%、7.0%、6.3%。分析人士认为,这样的持续性下降,表明宝钢的盈利能力正在系统性下降。
而近日三大矿商提出的铁矿石涨价100%并改签季度合同的要求或将再度削减这家中国最为成功的钢铁企业的优势。
此前,宝钢一直是长协矿制度的受益者,其全部的铁矿石均源于进口,并且全部都是长协矿,不仅来源稳定,而且能够享受比其它进口铁矿石更加低廉的原料成本。
“如果改为季度定价,则宝钢的优势将会削减很多。”4月12日,“我的钢铁网”研究员张铁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道。
数据显示,在现有产能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宝钢需要进口的铁矿石不低于4000万-5000万吨。一旦宝钢跟随日本钢铁企业以高价实行季度定价后,铁矿石价格至少上涨100%,而铁矿石成本占到钢材原材料成本的50%,以宝钢基本100%依赖长协矿为例,在不考虑宝钢向下游转嫁成本压力的情况下,宝钢的吨钢盈利水平约会下降120%以上。
霸主地位遭挑战
近年来,随着国内钢铁行业群雄并起,宝钢的霸主地位也一再面临着挑战。
“没有了长协矿的优势,宝钢的龙头地位会进一步被削弱。事实上,从钢产量上讲,宝钢已经落后于河北钢铁了。”张铁山道。SBB(《环球钢讯》)日前公布的2009年全球钢铁企业粗钢产量20强排名显示,宝钢排名第三,而河北钢铁集团粗钢产量已突破4000万吨,升至第二。
不过,张铁山也同时表示,这么多年来,虽然稳定而价格优惠的长协矿一直是宝钢优势的一部分,但其最主要的竞争力还是其产品的品质,这也是宝钢的吨钢利润在国内同行中处于较高的水平的主因。
而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琳则认为,若长协矿制度崩溃,在国内钢企普遍“受灾”的情况下,宝钢的日子相对仍然比较好过。
“宝钢这样的龙头钢企还是不一样,即便是季度定价,它也可能拿到相对优惠的价格,或者通过包括使用海外权益矿等其他渠道来锁定自己的利润。”张琳道,“其实受伤最厉害的应该是中型钢企。因为对于那些小钢企来说,以前他们就拿不到长协矿,所以这次变定价方式对他们来说影响并不大。”
铁矿石谈判中的“裸奔”
正在进行中的铁矿石谈判,有坚忍,有腾挪;有连横,有离析;有外侮,有内讧;有买办,有间谍;有美色,有金元;有豪宅,有囹圄;有愤懑,有窝囊;有窃喜,有无奈……林林总总的“矿”世奇缘,完全可以写出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