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号
候选人
牛志国
事迹:自1987年工作以来,他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先后获得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建设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从事维修工作20余载,牛志国刻苦钻研维修技术,不断提高服务和技术水平。同时,面对社会的特殊群体——残疾人、特困户及军烈属等,牛志国在工作及生活中更是倾注了无微不至的爱心。
在牛志国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员工加入到“服务百姓生活、真诚奉献社会”的队伍中来。
02号
候选人
王挺军
事迹:1978年10月入伍,在大西北边远艰苦地区空军某部服役23年,多次立功受奖,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军官”、“优秀党务工作者”。
2001年3月转业时,王挺军选择了自主择业。回到新乡,走上了社区居委会主任的岗位。8年来,王挺军先后在两个社区工作过,先把一个试点社区建设成全市的示范社区,又把一个连续多年集体进京、进省上访的洪门镇社区建成了和谐稳定的先进社区。《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14家重大媒体和省、市多家媒体分别报道了他的事迹。
03号
候选人
王淑贞
事迹:前夫去世后,她带上双目失明的婆婆改嫁。20多年来,王淑贞一日三餐给她端吃端喝,每天为老人打水、洗脸、梳头,给予了精心照料。夏季,王淑贞经常给盲婆婆洗衣洗澡,驱赶蚊蝇。冬天,总是老早就把热水袋放到婆婆的脚前,让她取暖。
20多年来,风里来雨里去,王淑贞坚持在盲婆婆的床前行孝,真爱无言,无怨无悔。王淑贞对这位双目失明的婆婆倾一片爱心和孝心,受到附近干部群众一致称赞。2001年,大队村委会特意给王淑贞送上一块敬老模范的光荣匾。
04号
候选人
白国周
事迹:白国周潜心研究和实践煤矿班组管理工作方法,探索出了可学可用的三勤、三细、三到位、三不少、三必谈、三提高的“白国周班组管理法”,成为煤矿班组安全建设的工作指南,实现了煤矿班组管理创新,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等国家五部委联合下文,并召开专题会议,在全国煤矿系统全面推广他的工作方法。
白国周在煤矿井下生产一线连续工作22年没有出现过蹭手碰脚的小伤。担任班长21年,所在班和班里工作过的230多名工友没有出现过任何安全事故。
05号
候选人
申红
事迹:多年来,申红一直热心公益事业,时时关心和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尤其是对孤寡老人。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申红发动员工和商户捐款2万多元,又从公司取出15万元,送到河南省慈善总会。随后,她又自己拿出10万元,紧急组织了40吨新鲜蔬菜,随车送往地震灾区。《河南日报》、《大河报》、《知音》杂志等多家报刊和电视台对她的事迹进行了报道。电影《世上最亲的妈妈》就是以她为原型。申红先后荣获“郑州市十佳母亲”、“河南省十佳母亲”、“温暖2008河南十大爱心人物”、“中原十大创业女杰”等荣誉称号。
06号
候选人
祁兴磊
事迹:祁兴磊同志参加工作27年来,一直在畜牧业生产第一线工作。他先后主持实施畜牧科研和推广项目14项,主持推广实用畜牧兽医技术18项,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8项,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20多亿元。
祁兴磊同志曾先后30多次受到市级以上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表彰和奖励,并当选河南省劳动模范,被评为河南省第七批优秀专家、“感动天中十大新闻人物”。
07号
候选人
孙双华
事迹:在埃塞俄比亚工作的2年期间,他时刻牢记祖国和人民的重托,以祖国名誉为重,以鹤壁形象为重,以白求恩大夫为榜样,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用智慧和双手救死扶伤,为保障受援国人民的健康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被埃塞俄比亚政府称为“近年来在埃塞俄比亚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医学专家”,为祖国赢得了赞誉。
2008年12月5日,荣获援外医疗队员的最高荣誉——全国援外医疗先进个人,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08号
候选人
朱振华
事迹:1994年12月入伍至今,朱振华始终加强理论学习,担任军旗手和执行队长期间,先后完成400多次仪仗司礼任务,并高标准完成国庆50周年阅兵的标兵任务、澳门回归升旗、国庆60周年阅兵军旗手等重大任务。在受领国庆60周年阅兵任务后,他还配合徒步方队指挥部先后完成受阅队列动作拍摄、进行示范教学等任务。
截至2003年,在担任军旗手和执行队长期间,他亲自上场完成了400多次仪仗司礼任务。
09号
候选人
杜东翔
事迹:从事检察工作25年来,他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甘守清贫、淡泊名利,以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勤奋钻研业务,努力敬业奉献,以超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长期坚守在检察岗位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经他审查和办理的案件共有6000余起,没有一起错案,没有一起引起上访。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河南省委先后作出向杜东翔同志学习的决定。
10号
候选人
李灵
事迹:为了修葺校舍,她自己出钱搞建设,至今一身债务。2009年6月,趁着学校放麦假,李灵拿着200元钱坐车来到郑州,想通过收购的方式,买一些城里孩子不要的教辅和课外书。这已经是她第3次收购教辅了。2008年,她曾两次到周口市区收书。
考虑到还有更多的农村孩子需要书,李灵就把自己收购的一些图书捐给别的学校。她还希望建立一个畅通的图书捐赠体系,让城市和农村之间建立一个图书周转的渠道。为此,李灵还在不辞劳苦地奔波着。
11号
候选人
李高峰
事迹:2001年开始在北京务工,9年来,他坚持不懈,在美化环境、社会治安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清理小广告几十万条,清理无人管理厕所8座,清理卫生死角百余处。他帮助孤残人员30余名,为没有依靠的外地来京人提供免费住宿,先后帮助120余人找到了工作,为100多名农民工维权讨回工资200多万元。
2007年4月,他发起成立了“河南在京环保志愿者服务队”,发展志愿者700多人,参与环保公益活动8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