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仍然抓住了机遇。2009年,国内外媒体纷纷将视线锁定在不断上扬的铁矿石价格及中铝收购力拓股权的失败案中,而鞍钢却在此时表现出难得的平静。
相较于国内大多数钢铁企业对世界三大铁矿石商的高度依赖,鞍钢的矿粉自有支持率达到75%-80%。而鞍本山脉目前仍有80亿吨的铁矿石储量,足以再开采百年。
同时,鞍钢在辽宁朝阳地区还控制着一批储量在2.5亿吨的蜂窝型中等矿山,仅2008年就产出1500万吨精矿粉。
丰沛的铁矿石资源不仅让鞍钢避免了资源枯竭、企业衰败的命运,更令其在未来参与全球竞争上有了底气。
为了储备更多的子弹,鞍钢曾一度窥伺吉林通钢的控股权。而俄罗斯犹太自治州比列比詹7亿吨的铁矿石项目也让鞍钢垂涎。这座磁铁矿的英国投资方因为缺乏资金已向前者抛出了绣球。而为了充分利用该铁矿资源,鞍钢也考虑将旗下的西林钢铁厂直接搬迁至黑龙江边上。
甚至,鞍钢还将手伸向了澳大利亚,分两次收购了西澳地区金达必公司36.28%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该公司控制的卡拉卡铁矿预计将在2012年产出850万吨矿粉。
除了控制资源,鞍钢近两年的另一个大动作就是走出鞍山市。其中,营口港(600317,股吧)鲅鱼圈新厂是最具野心的项目。这不仅因为新厂拥有目前全球较新的技术,同时背靠迅速崛起的营口港,新厂年1000万吨的产能有了内外两条出路。得到出海口,融入东北亚,这或许正是鞍钢面对宝钢这位新“一哥”的应对之策。
六十年,一甲子,鞍钢未来又将何去何从?在庆祝企业生日的大会上,集团总经理张晓刚对与会的辽宁省委书记张文岳、省长陈政高作出了如下的保票:到2015年,年产钢进入世界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