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作为重要基础材料,价格涨跌,直接体现了经济的整体运行情况。与国外钢市隐现“春意”不同,中国钢铁行业正在经历寒冬。这正是基于中国经济周期调整产生的结果,反映出我国经济处于下行阶段,钢铁需求相应回落。
中外表现不尽相同
钢价暴跌,始发于中国,重灾区也在中国,这轮钢市寒冬属于中国。当我们高谈阔论欧债危机、美国国债高筑时,忽略了自身的危机。近期有中国出手救欧洲的舆论,似乎欧美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但欧美钢材市场表现相当稳健。近期国际钢市有两个特点:一是钢价没有大幅下跌;另一个是产量平稳增长。欧美和俄罗斯的钢材市场运行较为平稳,价格基本保持平稳。10月28日,CRU全球钢铁价格指数报199.9点,与8月中旬相比保持平稳。其中,北美市场钢材价格指数上涨2%。
另一方面,国际钢铁产量保持平稳增长。世界钢铁协会统计,9月份全球64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粗钢产量为1.236亿吨,同比增长9.7%,环比下降0.5%;但在扣除中国产量后,9月份全球粗钢产量为6686.7万吨,环比增长1.6%。
与国内认识相左,饱受债务危机困扰的欧洲,却成为全球钢铁产量新增的亮点。9月份,欧盟27国钢铁产量达到1497万吨,环比增长18.7%,普遍不被看好的“笨猪五国”中,意大利、西班牙、希腊钢铁产量环比增幅分别达84.2%、23.7%和36.5%,同比均实现了正增长。欧盟的钢铁产量增长,意大利等国的制造用钢需求上升,表明欧洲虽受债务危机困扰,金融领域表示较差,但实体经济开始逐步恢复,制造行业开始出现回升势头。
与国外钢市隐现“春意”不同,中国钢铁行业正在经历寒冬,企业处于低利润率阶段。中钢协统计,1~9月,77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仅为2.99%;中钢协内部人士预计,行业内钢铁主业平均利润率只有1.5%左右。
刚过去的9、10月份,中国钢厂、钢铁贸易商感到出奇寒冷,钢铁行业遭遇减产降价,武钢、沙钢等主导钢厂连续下调出厂报价,市场提前进入冬天。
另外,中钢协数据显示,10月中旬其重点企业粗钢产量1558万吨,全国估算值1799.7万吨,日产量分别为158.5万吨和179.98万吨。目前全国钢铁产量,与上半年相比降幅达到1成,钢铁产能严重受到抑制。
钢铁知经济冷暖
钢材价格涨跌,直接体现了经济的整体运行情况。正是经济的回落,暴露了国内钢材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相对低迷,2011年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环比回落0.8个百分点。这轮钢铁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行,是基于中国经济周期而调整的结果,反映出我国经济处于下行阶段,导致钢铁需求回落。
经济危机后,过度宽松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投放大量信贷,促使中国经济率先走出低谷的同时,也为后期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
一轮经济扩张后,走向收缩,财政、货币政策的重拳,加重了中国经济的宏观经济周期性特征,令中国经济进入了一轮深幅调整期。中国经济经历阵痛,钢价的调整也就到来了。
但从大趋势看,中国经济终将凭借惯性,走出周期底部。随着物价回落预期,政策微调预期增强,持续偏紧的信贷政策也将逐步松动。借用一句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钢材价格的底部调整,将随着经济周期走出低谷而出现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