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出台多项措施调控房地产市场。郑州推出公共租赁房解决“夹心层”居民的住房问题,安徽首次对开发商“囤地”不开发的“磨洋工”行为开出罚单。福建实施房地产用地开工、竣工申报制度,囤地炒地的开发商三年内禁止竞标。
郑州公共租赁房原则上控制在市场价租金标准的50%左右,大大低于市场价。供应对象主要是既不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标准,又无力购买经济适用房或普通商品住房的社会人群,并逐步将工作不满5年的就近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体系。河南财经学院经济学教授李晓峰说:“怎么样想方设法把这些政策落到实处,这是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这次安徽省国土资源厅挂牌督办的两宗房地产开发闲置土地分别是:宿州市正大公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马鞍山市中惠(南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分别于03年10月和07年3月取得的土地。约定开工时间分别为04年底和07年5月1日。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土地利用处调研员姬皖苏说:“(我们)要求他按法律规定:在5月底前上报处理结果,如果预期不处理,我们将冻结他用地审批。”
我国法律规定,对土地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按照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对土地闲置满两年、依法应当无偿收回的,坚决无偿收回,重新安排使用。
福建省开始在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实行房地产用地开竣工申报制度。对有炒地行为的开发商三年内将禁止其参与竞地,并将其不良记录上传国土资源部房地产开发利用诚信体系:“这个诚信系统能够有效的起到制约作用。”
香港九项新政调控楼市 降温高房价打击炒房客
4月中旬以来,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措施密集出台。4月14日,国务院出台了“新”国10条,成为调控房地产的第一道金牌,4天之后,“新”国十条引发了一轮调控风暴,地产股出现了接近10%的跌幅,购房者由狂热转向观望,一二线城市成交量大幅萎缩。
与此同时,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日前也公布了9项新措施, 遏制楼市投机行为,打压高房价。那么,两个市场的楼市调控究竟有何异同?经历过大风大浪的香港楼市是否能在调控手段上给内地楼市一些有益的启示呢?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香港立法会前主席范徐丽泰对记者说:“两种调控经验,只可参考,不能盲目借鉴。”
易居专家:中国内地不会重现香港楼市崩盘现象
记者:在两会的时候听到您说:香港的很多年轻人都“蜗居”着呢。而香港政府近日也出台了9项措施调控楼市,为高房价降温。那么现在香港楼市现在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范徐丽泰:香港的楼市还是倾向建一些豪华的住宅,因为豪华的住宅价钱可以卖的更高一点。的确是不少人在买,有的不是香港人,是内地来的,所以这些豪宅的价钱,就只看到它上就没有看它怎么样的下来。不过这个不是我们最关心的,我们最关心的就是一些年轻的,比如说大学毕业生,已经工作5年,可是他无论怎么样省钱也没有办法买这个楼。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很多地提供出来,地的供应少,当然这些房子的价钱就会上去。现在特区政府已经改变了政策,所以现在看来可能供地的情况会有所改善,如果供地的情况改善之后房地产的价钱希望能够平抑一下。
[叶海林评]房产新政如何落实需细化和明确
最近中央和地方都出台了很多调控房地产的政策,那么这种多项措施同时出台,也表明了我们现在要把房价压下来。这个问题原本是一个经济问题,现在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能够把它恢复到作为一个经济问题的本源,恢复到房产应作为居民生活居住用品的商品本质,而不是投资品或投机品。
应该说这些政策都是好的,至少意图是很好的,之所以意图是好的,主要是因为这次多项政策在目的上都有一个很清楚的、单一性的特征——我们只追求一个目的,就是要把房价压下来。而不像出台一个政策,往往我们听到这个政策的目的着眼于保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又要使居民的购房意愿得到满足,总是在两个目标之间进行左右摇摆,这样的政策不管执行的好不好,效果都不会太好。
现在这一次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就是我们注意到,这一次房地产调控目的是比较单一的,就是希望把这个事情能够尽快的,至少在民心方面、在老百姓的感受方面,要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所以我们才会听到很多的预测,包括18个月以后房价会出现怎样的变化等。但是这些政策单一性其实也只是解决了我们以往房地产政策弊端的其中的一个缺陷而已,那么另外还需要克服的一个缺陷,就是政策执行的效果如何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