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安徽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安徽分站 >> 本地资讯 >> 郑州先行者 展现企业家警觉

广告

郑州先行者 展现企业家警觉

来源:东方今报 编辑:耿盼果 2011年06月30日 08:04:26 打印

  任何一个行业出现时,总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后来者总会将他永远铭记于心并不断提及。而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吃“螃蟹”的人会不断出现。

  郑州商品房市场发展了十多年,有一些人、一些企业、一些产品,不应忘记,是他们的出现改变了你我的生活状态、消费观念,改变了城市面貌。

  这些值得铭记的“开拓者”,在中原房地产行业走过的十几年中,如一座座“丰碑”,引领着后来者前行,诸如胡葆森、李发臣、张勇等;诸如建业、姿华、鑫苑等;诸如建业城市花园、鑫苑名家等。

  踏浪先行

  追寻开拓者足迹

  十数年峥嵘地产,让无数本将“熬尽一生分套房”的人知道了住房也是商品,而后拥有了自己梦想中的家园,普通购房者是幸运的。

  十数年地产辉煌,使多少怀揣几十万元生死钱就能操持一个销售额过亿元的地产“前辈”在数年内完成原始积累并且享誉天下,地产商更幸运。

  1992年,当胡葆森带着在香港炒楼花赚到的几千万元回到河南,成立建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时,可能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个人和这家企业,将在今后的中原楼市中,扮演无可替代的角色。

  回顾中原地产行业的开拓者,我们发现,先行者足迹多从1992年至1994年这个时间段开始延伸,比如建业的胡葆森、布瑞克的卢天明、姿华的杜葆华、清华园的李发臣……

  尽管时光已远去,但开拓者的故事仍在江湖上流传。

  1993年,在开发“金水花园”时,胡葆森借用香港地产理念,在营销上大造声势,接着又在售楼方式上让郑州人耳目一新:按揭销售金水花园,推出“十年还本”的口号。金水花园成为中国最早一批按揭销售的房屋。

  1994年,卢天明开发了他的第一个楼盘——华淮小区。房子盖好后,卢天明随着第一批业主一同搬进了小区。这种做法体现出了卢天明对产品品质的自信和追求,而这也恰是开拓者们身上共有的特质之一。

  2007年,张勇将步伐迈得更远,他带领下的鑫苑置业,通过“零库存”开发模式获得资本青睐,成为登陆纽交所的首家中国内地房企。

  ……

  那么,在中原地产的开拓者这个群体中,究竟有哪些人值得我们去铭记?房地产实战专家、河南王牌企划董事长上官同君是中原地产发展的见证者,他对此了如指掌。

  郑州第一家房地产公司中房,开发了绿云小区等,为城市建设作出了一定贡献,其老总李国和功不可没;针对年轻人住房问题,新世纪开发了第一家小户型社区时尚PARTY,其总经理赵宏延值得尊敬。

  而未来花园引领了郑州高层住宅的发展,开发商代表何政、策划代理商高重恒值得推崇;东风路上的鑫苑名家之所以成为郑州市的样板社区,与鑫苑董事长张勇的个人风格密不可分。

  “还有郑州第一家国家康居示范工程清华园社区,在当年起到了示范作用;振兴房地产公司开发的系列产品为城市建设作出了贡献。他们的老总李发臣、田志友都值得地产史去书写”。

  商海沉浮 房企后浪推前浪

  有地产思想家美誉的冯仑,曾经这样形容企业的兴衰: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摔在沙滩上。

  风水轮流转,江山轮流坐,世间万物都是如此,风云诡谲的房地产市场也是一样。在中原地产发展十数年中,有诸如建业、鑫苑、清华园等独领风骚的成功企业,也有诸如德亿、思达等折戟沉沙、败走麦城的样本。

  河南省统计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河南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50强”评比始于1993年,至今已有14年历史,第一批上榜企业幸存到现在且有很大发展的已经为数不多。

  在这份“1993年河南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50强”名单中,记者熟悉的名字并不多,只有排在第三的中房集团郑州房地产开发公司、排在第六的河南省国信房地产公司、排在第十一的河南建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排在第十三的河南德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排在第二十七的郑州布瑞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排在第三十五的河南省省直机关房屋建设开发公司。

  在这寥寥数家企业中,原中房集团郑州房地产开发公司已经解体,河南省国信房地产公司也几度更名,河南德亿房地产已经濒临倒闭,风光不再。硕果仅存的只有河南建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郑州布瑞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十数年商海沉浮,先行者的足迹几多变换。仅仅将郑州市城区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十强单位的榜单往前追溯5年,我们就会发现,5年间,入榜十强企业已是大变样。

  在5年前后的对比中,2005年的前10名,跻身2010年十强名单中的,仅有河南正商置业有限公司和建业住宅集团(中国)有限公司,其余8家则淡出了十强序列。

  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刘社看来,尽管市场风云变幻,但仍能看到开拓者前行的身影。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振兴为代表的民企,以建业、德亿、金成为代表的外资企业,率先进行房地产商品房规模开发,郑州房地产发展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而绿城、绿地、升龙等外企的进入,带来了全新的、先进的开发理念,郑州地产的规划、小区绿化、物业管理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刘社认为,在开拓者的带领下,中原房地产开发企业从新生到成熟,从弱小到强大,发展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并积极推动着河南的城市化进程。

  河南的建业集团、鑫苑地产、正商地产,成为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而扎根在中原房地产市场土壤、深植于中原消费者心中的房地产领袖品牌企业,已赫然成为一股推动市场奔跑的强大力量。

  名盘辈出 那些辉煌该铭记

  在人与企业之外,不少楼盘也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它们不仅改变了河南的城市形象,同时为提高河南人的居住条件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楼盘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记录了河南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历史。

  台湾鸿龙国际商务投资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黄福堂,对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郑州楼市印象颇深,他说那时候郑州有三大名社区:红土地(新鑫花园)、建业城市花园、明鸿新城。当时,住到这样的社区是身份的象征,黄福堂就在红土地社区购买了住房。

  “绿云小区可以算得上是产品方面的开拓者,它是1995年郑州房地产刚起步时的代表,是郑州楼市朦胧起步的开始,开发商提出了比当时的安居房先进的理念。”上官同君说,1998年的金水花园以高品质创造了当时郑州楼市新纪元;同年的中方园首次提出了大盘概念;2004年的联盟新城则拉开了郑州高端楼盘时代的序幕。

  刘社则认为,先行者方阵中还应有鑫苑名家,它是郑州品质大盘的典范,以精细的物业服务达到了郑州人居的新高度。

  充当开拓者角色的名盘还有很多。南阳路上的富田丽景花园,在2002年以平民价格和较高的入住率奠定了它在郑州楼市的地位。它的产品也代表了当时市场的发展水平,它让当时一部分中等收入的郑州人住上了那个时候的好房子。

  清华园,2002年率先在河南提出华中地区2A级康居示范工程概念,在当时条件下,也算推动了郑州人居环境的发展。

  思念·果岭山水,4000亩远郊大盘,首次在郑州提出旅游地产、度假地产概念,其产品不仅有别墅,也有大众住宅。客观上,该楼盘开启了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大盘时代的大门。

  顺驰·第一大街,以无与伦比的营销速度创造了中原楼市的奇迹,先造景观再造楼的模式开了河南体验式营销先河,商业街的营造更是创造了典范。

  清华·忆江南和清华·大溪地,首次提出了游闲文化地产的概念,再一次丰富了中原楼市的产品业态。(李鹏勋)

上一篇:通胀率攀升 欧洲央行加息箭在弦上

下一篇:央行:希望拉加德继续推进IMF改革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