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谋划中原经济区方面,省人大常委会也在“发力”。
昨天,河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开幕,会上发布了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十二五规划的专题调研报告。
报告建议,要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尽快将郑汴洛地区打造成中原经济区辐射发展核心地带。
省人大调研报告部分建议
1.强力推进郑汴洛一体化进程,尽快将郑汴洛地区打造成为中原经济区辐射发展核心地带。
2.坚持把推进城镇化作为主要抓手,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3.发挥自身优势,又要善于借势借力,加强与周边经济板块的协调互动和有效对接。
4.明确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构布局、发展规模等,从战略高度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
5.成立“河南旅游投资集团”,解决资金短缺难题;成立“河南旅游发展集团”,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中心带动
将郑汴洛建成
中原经济区核心地带
中原经济区包括了河南全部、晋东南、冀南、皖西北、鲁西南等周边地区,这一地区集合了全国约1/9的人口,超过1/7的粮食、近8%的经济总量,发展潜力巨大。
“但目前,这一区域缺乏一个具有强劲辐射带动能力的核心增长极。反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区,都有一个或几个具有超强实力和明显辐射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在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调研报告中说。
为此,省人大常委会建议,中原经济区要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应当从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入手,尽快形成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形成中原经济区甚至全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核心辐射带动区。
“郑州、开封和洛阳3个城市发展基础较好,经济社会联系紧密,各具优势和特色,如能科学规划、重点扶持,就有在短期内成长为我省经济增长核心的可能。这三个城市联动发展,既有现实基础,又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势互补,体现河南特色,加速实现崛起。”
为此,省人大常委会建议,制定十二五规划,要大力加强中心城市建设,强力推进郑汴洛一体化进程,尽快将郑汴洛地区打造成为中原经济区辐射发展核心地带,充分发挥城市群对一个区域经济体的龙头带动作用。
城镇化
未来10年
我省3000万农村人要进城
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最为明显的主张,是要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
因此,省人大常委会建议,坚持把推进城镇化作为主要抓手,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目前河南的城镇化率约为37%,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我省在城镇化建设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调研报告说,“未来10年,中原地区大概有3000万人口要从农村进入城镇,仅此一项就可以新增投资需求3万亿元,可以说,我省未来最大的需求潜力在城镇化。”
为此,省人大常委会建议,构建中原经济区,应把新型城镇化作为突破口和重要抓手,稳步推进产城融合,因地制宜建设新农村社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安置,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农业现代化,促进“三化”协调发展。
借力发展
有效对接周边经济板块, 提升“虹吸”能力
中原经济区处于“中国之中”,位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沿海三大经济区与西部开发板块的接合部,地处长三角、京津冀、关中-天水经济区和长江中下游经济带的中间地带,是承东启西的战略要地。为此,省人大常委会建议,要实现这一区域的强势崛起,既要发挥自身优势,又要善于借势借力,加强与周边经济板块的协调互动和有效对接。
具体说来,首先要加速与东部地区的全面接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吸引东部拉动出口、消费、就业能力强的企业到河南安家落户,促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升级。
其次,还要深化与西部地区合作交流,实现互补共赢发展。要抓住西部开发的机会,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鼓励优势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租赁、参股等方式,参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使更多河南企业在西部扎根。
此外,还要推进区域内资源要素聚合,提升“虹吸”和辐射能力。充分发挥我省边界较发达城市如安阳、濮阳、三门峡、南阳、信阳等“区域门户型城市”的“虹吸效应”,通过抓好优势项目,吸引周边地区生产要素的有效集中,提升整体发展实力,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产业转型
要变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十二五”是我省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也是我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省转变发展方式、构建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为此,省人大常委会建议,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应明确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构布局、发展规模、发展方向和重点等,从战略高度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
“比如,电子信息产业,突出高端带动和集群发展,可以郑州为核心,漯河、鹤壁为两翼,引进龙头电子信息企业,布局建设‘富士康产业园’等一批电子信息产业园,积极发展新型显示产业,着力发展软件产业,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等。”
此外,还要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和新能源汽车,要重点建设中航电动汽车、新乡动力电池、中航锂电动力锂电子电池等产业园,把我省建成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旅游建设
成立“河南旅游集团”解决资金短缺难题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旅游产业不可忽视。
为了壮大河南的旅游产业,省人大常委会建议,“十二五”期间,要提升旅游产业战略地位,以“大旅游”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
具体说来,首先是搞好旅游规划,提升旅游规划的权威性。
其次,建议成立“河南旅游投资集团”,通过招商引资和市场化运作方式,解决资金短缺难题。
此外,还建议成立“河南旅游发展集团”,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发展集团从重点旅游项目规划、建设之初就全程参与,负责旅游项目的品牌、形象设计,市场定位于预开发等,等项目运营正常之后,再移交项目开发人,或受开发人委托,长期帮助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