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安徽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安徽分站 >> 本地资讯 >> 培育五大循环产业链 河南力争两年后经济指标明显“低碳化”

广告

培育五大循环产业链 河南力争两年后经济指标明显“低碳化”

来源:新华网河南频道 编辑: 2010年03月15日 08:16:00 打印

   记者从河南省发改委了解到,河南省将通过着力培育五大循环产业链,加快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争取在2年后资源利用率和能耗水平上大幅优化,使得经济发展更加突出“低碳化”。

  据介绍,为了促进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由高碳型型向减碳低碳型转变,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成为河南省的一个重要抓手,并主要围绕有色、煤炭等河南省优势资源,着力培育五大循环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五大循环产业链分别是“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电解铝(合金)--铝材(深加工)--赤泥、尾矿等资源化利用”循环产业链、“煤炭开采--煤化工(火电)--综合利用”循环产业链、“非金属矿产开发--加工--综合利用”循环产业链、“种植(养殖)--食品加工--废弃物利用”循环产业链和“社会消费--再生资源回收--再制造(再生)产品”循环产业链。

  通过循环产业链建设等措施,河南将力争在2012年使得一系列经济发展指标得以改善提高,目标是到2012年实现全省主要矿产资源产出率比2005年提高22.6%,能源产出率提高37.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6.8%,单位生产总值取水量下降44.5%。

  记者了解到,目前河南省正着手从制定评价指标、建立标准体系、健全投融资机制、完善价格调节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将把循环经济发展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循环经济统计、监测和评价体系;设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超过能源效率、能耗限额标准使用能源的企业实行超耗收费;加征的差别电价费、差别排污费、惩罚性水价费和高耗能产品超耗加价费等专项用于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完)

  

  河南敲定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目标 两年后单位GDP能耗下降26.8%

  新华网河南频道3月13日讯 大河网—河南日报报道: 3月10日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我省将在未来几年加快推动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目标是到2012年实现全省主要矿产资源产出率比2005年提高22.6%,能源产出率提高37.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6.8%,单位生产总值取水量下降44.5%。

  根据省政府近日发出的《加快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的通知》,我省将紧紧围绕“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的战略部署,着力培育五大循环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新兴产业,促进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高碳型向减碳低碳型转变,努力把我省建设成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示范省。

  五大循环产业链即依托有色、煤炭、非金属矿、农业和再生资源等我省优势资源,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重点打造“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电解铝(合金)——铝材(深加工)——赤泥、尾矿等资源化利用”循环产业链、“煤炭开采——煤化工(火电)——综合利用”循环产业链、“非金属矿产开发——加工——综合利用”循环产业链、“种植(养殖)——食品加工——废弃物利用”循环产业链和“社会消费——再生资源回收——再制造(再生)产品”循环产业链。

  为了推进这一工作,我省将从制定评价指标、建立标准体系、健全投融资机制、完善价格调节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多个方面着手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将把循环经济发展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循环经济统计、监测和评价体系;依法设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企业开展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污染治理等获得的优惠资金和减免的税(费)要专项用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再投入;对超过能源效率、能耗限额标准使用能源的企业实行超耗收费;落实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征的差别电价费、差别排污费、惩罚性水价费和高耗能产品超耗加价费等专项用于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

  委员建议: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应重视发展低碳农业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来源之一,国家粮食核心产区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现状不容乐观。

  政协委员张全国建议了,应制定粮食核心产区低碳农业发展政策,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尽快转变农业生产模式,发展低碳高效农业已成当务之急。

  张全国认为,低碳农业是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低碳农业是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像生态农业那样提倡少用化肥农药、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而在农业的能源消耗越来越多,种植、运输、加工等过程中,电力、石油和煤气等能源的使用都在增加的情况下,低碳农业还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碳排放的降低。

  在河南省等国家粮食核心产区重视发展低碳农业,进一步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重点入手。

  培育低碳农业的管理理念,大力推动农业生产制度创新

  提升粮食核心产区的低碳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重视对低碳农业的研究,提高涉农科研项目的绩效,要以追溯管理为重点,进一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控制碳排放,加强培育适应低碳环境的优良品种,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农业产业,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减轻农业发展中的碳含量,充分利用农副业剩余物,提高秸秆低碳化利用,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开发和应用。(梁鹏)

  

上一篇:李晓波:使用国产不锈钢应与进口不锈钢同等税负

下一篇:郑州16条单行道一周试运行结束 不少车辆仍违规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