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背后推手,舢板拼焊成大船
从辽宁的鞍钢、本钢整合,到山东的济钢、莱钢合并,再到此次河北省唐钢、邯钢、承钢的“南北一统”,国内各省的钢铁业整合背后,无不见地方政府之推手,行政并购远盛于市场化并购。
究其原因,无外乎受到地方与中央税收博弈、企业领导人与员工安置、企业历史遗留债务等一系列问题困扰,而这也正是此前数轮宏观调控中,钢铁产能越调控越增长的主要原因。各方利益纠葛下,淘汰的落后产能迅速被新增产能所替代。
在产能过剩、大而不强等症候的倒逼下,进行的大多数行政并购却处于“貌合神离”状态,后续整合效应也并不明显,小舢板焊成的大船恐难经受大浪的洗礼。
越调控产能越激增,这是过往几年河北省钢铁业的发展历程,更是全国钢铁业的一个缩影——新增产能远超过被淘汰的落后产能。在全球经济急转,钢铁需求遇冷之下,如何整合产能过剩的钢铁业也不是河北省一省之要务。
作为钢铁第一大省,河北省的钢铁业整合成功与否无疑将具有标杆性意义。期间,由于有关领导的更迭,使得河北钢铁业的整合路径由“一南一北”、邯宝联姻转向“南北一统”。
2008年6月,唐钢集团和邯钢集团组建成立了河北钢铁集团,“南北一统”。作为“南邯钢北唐钢”整合规划下的产物,邯钢集团和宝钢集团的合作却似已走到了尽头。
2008年12月30日,河北钢铁集团下属的唐钢股份、邯郸钢铁、承德钒钛公布了“三合一”的重组方案,拟由唐钢股份发行股份吸收合并邯郸钢铁与承德钒钛两家上市公司。
此后不久,河北钢铁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刘如军就透露,宝钢集团准备从其持有50%股权的邯宝钢铁有限公司(下称“邯宝钢铁”)退出。
邯宝钢铁是邯钢集团与宝钢集团的合资公司,成立于2007年5月,注册资本为120亿元,双方各占50%股权。宝钢集团退出的原因,不言而喻与河北省钢铁业的整合重组计划密切相关。
刘如军介绍,宝钢集团的发展重心将放在湛江项目上,其在邯宝钢铁上的股权将由河北钢铁集团接手。由于河北钢铁集团准备实现钢铁主业整体上市,一旦邯宝钢铁的资产成熟,很可能注入“三合一”后而成的新唐钢股份。
但这个“三合一”方案,因换股价格较低和流动股东现金选择权的“囚徒困境”而备受投资者诟病,很可能无法通过。更重要的是,这种政府主导的“焊大船”因非市场选择未来前景并不被看好,未来仍可能重蹈大而不强的尴尬,将面临一系列整合难题。
“三合一”方案的变数
完成河北钢铁业整合的前提是,唐钢股份、邯郸钢铁和承德钒钛签署的《换股吸收合并协议》(下称“《协议》”)获得三家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的通过,但这并不乐观。
首先,流通股东对于邯郸钢铁和承德钡钛的换股价过低存在较大争议。
根据《协议》,唐钢股份换股吸收合并邯郸钢铁和承德钒钛两家上市公司的换股价格为首次审议换股吸收合并事项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的A股股票交易均价,即5.29元/股;邯郸钢铁为4.10元/股,由此确定邯郸钢铁与唐钢股份的换股比例为1:0.775;承德钒钛为5.76元/股,由此确定承德钒钛与唐钢股份的换股比例为1:1.089。
截至2008年9月30日,邯郸钢铁和承德钒钛每股净资产分别为4.42元和3.77元,换股价较净资产溢价率分别为92%和140%。截至2008年12月31日,邯郸钢铁和承德钒钛每股净资产分别为4.34元和3.53元。
可以参照的是,此前鞍钢集团公布的整合“攀钢系”三家上市公司方案,以9.59元/股、14.14元/股和6.50元/股的价格向攀钢钢钒(000629)、攀渝钛业(000515)、长城股份(000569)换股,而上述三公司截至2008年9月30日的每股净资产分别为3.39元/股、1.57元/股、0.71元/股,换股价较每股净资产溢价率分别为282%、900%和915%。
除了参照每股净资产因素,转股时二级市场股价也将会直接影响到邯郸钢铁、承德钒钛流通股股东的选择。
根据《协议》,如果承德钒钛股价高于唐钢股份股价1.089倍,意味着持有承德钒钛的流通股股东换股就将亏损,自然会对方案投反对票。即,承德钒钛流通股股东投赞成票的前提是,承德钒钛股价小于唐钢股份股价的1.089倍;邯郸钢铁亦是如此,如果其股价高于唐钢股份股价的0.775倍,持有邯郸钢铁的流通股股东也将对方案投反对票。
转股时,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情况,唐钢股份的股价就必须将上升,或承德钒钛和邯郸钢铁股价下跌。
这需要市场中出现如下两种情况:一旦市场出现上涨带动相关股价走高,该方案也有可能通过;另一种情况就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充分换手,在市场的平均成本整体降低后再重新做一次方案,到时方案在股东大会上通过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很多。
但以目前的股价来看,这两种可能性都不是很大。
根据《协议》,整合方案向承德钒钛、邯钢股份异议股东提供了现金选择权,分别为5.76元/股、4.10元/股。而这事实上形成一个“囚徒困境”。即,如果股价低迷,在三分之一股东选择行使现金权的同时,还要寄希望另外三分之二的股东做“活雷锋”同意该方案。
理论上,如果“三合一”方案如能顺利实施,邯郸钢铁和承德钒钛的股价就不应该低于现金选择权价格。而今年以来,邯郸钢铁的股价很长时间一直低于现金选择权价格,且高于唐钢股份股价的0.775倍;承德钒钛的股价虽然高于现金选择权价格,但远高于唐钢股份股价的1.089倍。
整合基调初定
“三合一”方案最终能否在三家上市公司股东大会通过,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河北钢铁业整合的基调已然确定。
2008年6月27日,河北钢铁集团完成注册登记,注册资本200亿元,河北省国资委为出资人,国有独资公司。具体方式是将河北省国资委持有的唐钢集团、邯钢集团国有产权划入河北钢铁集团,
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王义芳向《证券市场周刊》介绍,集团2008年实现产钢3328万吨,销售收入1652亿元,利税111.8亿元,利润40亿元。“十一五”末,集团的钢产能将达到5000万吨以上。
王义芳表示,目前河北钢铁集团已在人事安排、产品结构、原料采购、产品销售业务、资金和财务管理及发展规划七个方面完成初步整合。
在河北省钢铁业的整合计划中,人事安排、整合是第一位的。目前,河北钢铁集团新班子成员中王义芳为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如军任党委书记、副董事长,王天义为副董事长,李连平为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党委常委。其中,王义芳和王天义分别为原唐钢集团总经理和董事长,刘如军和李连平则是原邯钢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
河北钢铁集团下属主要子公司的领导层也进行了重新任命。其中,宣钢总经理李贵阳到邯钢任总经理;唐钢副总经理张海调任宣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承钢副总经理迟桂友任宣钢总经理;唐钢副总经理牟文恒调任承钢副董事长、并担任承德钒钛总经理。
同时,收紧企业的人事任免权,今后河北钢铁集团即使处级干部的任免也要通过集团总部来直接管理。而之前,唐钢、邯钢的处级干部任命都是由各级子公司自行安排。另外,集团实现大宗采购的统筹管理,各子公司下一步将在原材料采购上一致行动。
产业布局方面,王义芳表示,唐钢股份、承德钒钛和邯郸钢铁,将分别建成全国最大、最具竞争力的精品板材、优质钒钛和优质建材基地。
为实现这一目标,无疑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如,仅以建设“承德钢铁钒钛制品基地”为例,根据《承德钒钛制品基地总体发展规划》,2015年前就需要投入上百亿元资金,其中超过10亿元需要“股市融资”解决。
另外,对分属唐钢集团、承钢集团和邯钢集团的矿山资源进行统一整合,成立河北矿业公司。褚建东任筹备组组长,刘义生任筹备组副组长,二人之前分别担任唐钢股份的副总经理和党委副书记。新成立的矿业公司现有直属矿山10个,铁矿石资源储量10.37亿吨,规划铁矿石资源储量46.26亿吨。未来,还将重点开发张家口、滦县的矿石资源。
王义芳还表示,未来集团的两个工作重点,一是成立集团财务公司,实现旗下五大子公司在财务、生产计划等方面统一;二是进一步明确集团及子公司功能定位,使得各个钢铁子公司从利润中心向??“产品制造中心”和“成本控制中心”转变。
蓝图虽然描绘清楚,但具体实施并不容易。王义芳坦承,现在面临的挑战更大,一是企业规模更大;二是,面对的市场潜在风险更大,产业发展变数更多。
政府意志逆转市场选择
事实上,河北钢铁业的重组早在2002年已经开始。
2005年5月,河北省公布了全省钢铁整合方案。当时的设想是,组建南北两大钢铁集团。在河北省南部,以邯钢集团为主,整合石钢、邢钢以及部分其他钢铁企业,建成南部大型钢铁集团;北部以唐钢集团为主,整合宣钢、承钢以及部分其他钢铁企业,建成北部大型钢铁集团。
2006年2月,唐钢集团以省内国有资产划拨方式将宣钢、承钢收入麾下。
但同处于唐山的另外一家民营钢铁企业——东方集团(0581.HK),却更心仪国外钢铁巨头。
2007年11月,全球最大钢铁公司阿塞洛—米塔尔宣布,斥资6.47亿美元,收购了东方集团28%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
东方集团副总经理杨先生对《证券市场周刊》表示,之所以愿意与米塔尔合作,看中是米塔尔的技术和管理能力。而米塔尔则希望继续增持东方集团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后,将承诺转让目前钢铁业最尖端的钢板桩生产技术,公司将每年新增100亿元产值,同时东方集团还可得到米塔尔旗下铁矿每年200万吨的长协矿。而这些都是唐钢集团不能给予的。
而唐钢集团在一面按照政府规划的步调整合重组的同时,也有自己的选择,即和首钢集团合作。
2005年10月,首钢集团与唐钢集团成立了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两者分别持股51%、49%,共同投资曹妃甸生产基地。该项目规划为高档板材生产基地,在620亿元的总投资中,40%为两者的自有资金。2008年年底前已全部建成。
2006年3月,唐钢集团和首钢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议规定,双方在铁矿石、焦炭、炼焦用煤及其他大宗原料采购方面实现信息共享;组建硅钢研发、汽车板研发、宽厚板研发等三大产品攻关体系。
在钢铁行业内一直有一个公开的秘密,即原任首钢集团董事长的罗冰生一直希望首钢和唐钢重组。随后,罗冰生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甚至已经把首钢和唐钢看做一个整体,各种会议上,把首钢和唐钢简称为“首唐”。
按照罗冰生的设想,首钢唐钢联合后应将集团总部和技术开发中心设在北京,利用北京的人才优势和区位优势实行产学研结合,而将部分设备逐步搬到唐山。
中国冶金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总工程师李新创认为,首钢和唐钢的产品基本都是普通建筑钢材,双方联合可解决“两钢”之间的重复建设问题,促成合理的产业分工。联合后首钢可以将部分钢铁生产设备逐步迁至唐山,使唐山逐步发展为千万吨级钢铁基地,同时满足北京对首钢环境治理的特殊要求。
但显然,目前的首钢和宝钢一样的“尴尬”。
在南部,邯钢按政府规范的步调对南部钢铁的整合时,但石钢和邢钢早已有自己的选择。
2004年6月,香港BNI公司将以现金1.5亿多元注入邢钢,从而使邢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