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传来好消息,漯河、鹤壁、开封3个省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加上2000年批准的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我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上升至4个,位居中西部前列。
专家分析,从省级上升为国家级后,意味着开发区发展面临的资金、土地两大瓶颈得以破解,将成为中原经济区的“金字招牌”,吸引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进驻。
获批
我省3个经开区“晋级”
河南省商务厅厅长李清树介绍说,2009年初,国家启动了省级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省商务厅将其列为省商务厅2010年重点工作,牵头推动。2009年4月8日,全省经济开发区工作会议下发通知,正式启动申报工作。
今年1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我省漯河、鹤壁和开封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定名为“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
李清树说,此次全国共有17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被批准升级,我省3个经济开发区同时获批,加上已有的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我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达到4个,位居中西部地区前列。
优势
在金融土地等方面享有便利
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赵改焕告诉记者,开发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发展瓶颈是资金和土地,升级为国家级后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金融、土地等方面享有极大便利,对于世界500强企业来说,十分有吸引力。
赵改焕说,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如果一年1亿元的基础建设项目投资的话,在上升为国家级的经开区里,能享受到上千万元的贴息优惠。而普通省级经开区就没这么大能量。
河南是农业大省,18亿亩的耕地红线不可动摇,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耕耘出更多的成绩,是值得深思的课题。赵改焕说,国家级经开区在土地政策方面享受扶持政策,简化了审批手续。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管理机构一般是所在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除其中具有企业性质的外,根据授权行使同级人民政府行政审批、经济协调与管理等职能。
在对外经贸政策方面,“以前,总投资3亿美元的部分投资领域,需要层层审批,如今上升为国家级后,管委会有一定的权限,管委会可直接对接国家部级单位,将大大简化审批程序,加快投资项目落地。”赵改焕分析。
突破
河南具备了承接更多世界500强的能力
李清树也分析说,一次性3个经开区升级国家级,这表明河南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利用外资也到了一个新水平。“河南具备了承接更多世界500强的能力。”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成为我省进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金招牌”。当前,我省正在积极谋划建设中原经济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将是我省的中心任务。国家级开发区的数量实现重大突破,是国家对我省谋划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支持。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金钥匙”。实践证明,国家级开发区是深入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的重要阵地,是引领示范我省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旗帜。李清树说,此次3个经开区升级,说明我省与沿海城市在政策、机制、体制方面的差距在缩小,我们省在诸如劳动力、市尝土地等方面的优势已经超过了沿海地区,河南的投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