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昨日发布10月份CPI数据。数据显示,10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5%,涨幅较上月扩大1.3个百分点,创两年来新高。
物价涨幅正在呈现扩大之势,前10个月累计,我省CPI也首次超过3%,同比上涨3.1%。
数据
这涨幅让人想起2008年
先让我们看看2010年以来各月CPI同比涨幅。
1月涨1.5%,2月涨2.6%,3月涨2.0%,4月涨2.7%,5月涨2.6%,6月涨2.5%。上半年,整体上算是比较温和。
从7月份开始,似乎进入了更大幅度上涨阶段。7月涨3.2%,8月涨3.9%,9月涨4.2%,10月涨5.5%。
今年以来,可以说没有哪个月是不涨的。这和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的物价形势形成鲜明对比。
5.5%——这样一个数字,也不禁让人想起2007年、2008年,两个曾经物价高涨的年份。当时,从生猪和猪肉价格开始,从食品价格开始,逐渐波及开来。2007年和2008年的食品价格一度分别上涨14.8%和16.3%。
正如人们所感受的那样,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的数据也显示,5.5%的上涨幅度创下两年来的新高。上一次高于5.5%,还要追溯至2008年9月,当月CPI同比涨幅6.0%。
溯源
又是食品上涨推动的
大蒜、绿豆、生姜、白糖……食品在这轮物价上涨中,成了CPI不断更新的主角。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的数据显示,10月份CPI同比上涨5.5%,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6%,是八大类商品中价格上涨最高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学系主任赵乐东说:“人们往往感受到物价上涨的幅度比统计部门公布的数字要高,这是因为大家对食品价格上涨感受极敏感。”
和以往月份相比,差别比较大的是居住类价格。10月份,河南居住类价格上涨7.7%,是除食品之外,上涨幅度最高的一类。赵乐东称:“居住类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和央行上调贷款利率有关,这是一个相对较为偶然的因素。”
分析
河南CPI涨幅连续仨月超全国水平
和全国CPI涨幅相比,1~7月份各月河南的涨幅都低于或等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从8月份开始,河南CPI同比涨幅已经连续三个月超过全国水平。
就像一辆开野了的小轿车,在超越了大客车之后,越开越快,撒欢儿似的跑起来忘了减速。河南省在收入水平上一直处于全国落后位置,缘何物价涨起来却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快呢?
赵乐东猜测,这可能和去年“基期”价格水平有关。CPI涨幅是与去年同期相比的“同比涨幅”,如果河南省去年这个时候的物价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那么即便今年和全国物价上涨的绝对值一样,其涨幅仍然会显得相对较高。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院副院长陈相成分析说,一段时间以来,农村的物价涨幅常常高于城市,河南是一个农业和农村人口大省,农村物价涨幅对整体物价涨幅的影响也必然相对较大。
数据还显示,开封、安阳、南阳等我省部分省辖市10月份CPI已经超过了6%。
预测
后两个月可能还会继续上涨
根据河南调查总队的数据,10月份八大类商品价格同比“七涨一降”。这算不算“持续的、全面的”物价上涨呢?
赵乐东说:“持续的上涨已经是既成事实,可以称得上是全面的上涨,通货膨胀应该是一个事实。”
对于今年最后两个月的物价走势,赵乐东认为,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获旺季已经结束,未来几个月农产品供应不存在大量增加的可能,到了元旦、春节之前,需求肯定增加,所以“后两个月CPI应该还会继续上涨,全年维持3%应该没有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