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安徽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安徽分站 >> 本地资讯 >> 2009钢铁行业“有喜也有忧”

广告

2009钢铁行业“有喜也有忧”

来源:新浪财经 编辑:佚名 2009年03月31日 15:07:00 打印
削减2009年投资计划。

      钢厂的日子不好过,上游的矿山企业就更难。以淡水河谷公司为首的三大矿石巨头在2008年底主动宣布减产、裁员和削减投资。随着需求下降,2009年铁矿石市场很可能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年度合同价格亦将结束持续6年的上涨态势,预计降幅达40%,许多计划的扩建项目不得不被取消或推迟。

4、贸易摩擦再度上升

       在全球经济衰退的阴影下,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正在加大,2009年将是全球贸易摩擦的高发期,形势之严峻或将是近几年之最。

       根据模型论证,经济景气指数与贸易争端成反比。经济景气时,贸易争端少;经济不景气时,贸易争端增多。在目前的经济低迷状况下,各国从本国的经济利益出发,将可能对从其它国家进口的产品开刀。作为钢产量大国的中国、具有成本优势的独联体钢厂以及土耳其钢厂均将遭遇严峻的贸易摩擦。

        美国陷入经济衰退之后,自然会更多地增加保护本国利益的贸易摩擦,尤其是一向依靠政府保护的钢铁行业。12月2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支持美国商务部对产自中国的环状焊接钢管征收最多40.05%的反补贴税,意味着中国钢管出口将受到沉重打击,中国已要求WTO就美国对中国标准钢管、矩形钢管等采取的反补贴和反倾销措施的合法性进行调查。不仅美国,其它国家对来自中国钢进口的担忧也日益加剧。印度对中国热卷以及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不锈钢冷轧板展开反倾销调查;欧盟要求对钢进口保持警惕,已裁决对中国等焊管征收高达90.6%反倾销税,对土耳其4家钢管企业展开反倾销调查;俄罗斯工贸部提议对从中国和巴西进口的不锈钢管征收税率28.1%的特殊进口税;拉美、印尼和马来西亚对中国钢出口也表示担忧。

      实际上,贸易摩擦对全球经济的负面效应更为严重,它将大幅增加经济运行的成本,从而拖累整体经济的增长。危机之中全球更需要增加消费,各国关闭贸易通道的自救只会加剧危机。

      2008年以来,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以及全球经济在不断冲高之际,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经济增长趋势突然戛然而止,发达经济体以及众多新兴经济体陷入衰退泥淖。中国钢铁业受宏观经济调整冲击,上半年与下半年表现出鲜明的“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从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2008年继续深化并演变为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原本仅是次贷市场的问题,由于国际金融领域过分创新,金融衍生品杠杆过高,导致金融机构信用降低,流动性停滞,金融危机加剧。而流动性停滞加之信用危机加大,全球主要国家的实体经济正在遭受严重冲击,首当其冲的则是汽车业以及金融危机的发端――房地产业。

      根据美国相关研究机构分析,2008年以来美国房地产价格再缩水20%,房屋价值缩水则超过2万亿美元,11月份美国新开工房屋建筑只有62.5万套,同比下滑47%,较前期高点月份则萎缩了三分之二以上。美国三季度汽车销量减少35%,给汽车企业带来严重问题,三大汽车巨头濒临破产边缘,并不得不寻求政府资助。截止到11月份,美国的非农失业率已上升到6.7%,失业人数超过450万人,一旦美国三大汽车巨头倒闭,还将动摇450万人的工作,其影响巨大。

       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全球经济整体下滑,发达国家经济全面陷入衰退,美国经济继去年四季度负增长之后,2008年三季度再次下滑0.5%。欧元区以及日本经济二、三季度连续呈现负增长。英国三季度经济萎缩0.6%。伴随经济衰退,发达国家的消费开支也在快速回落,占美国经济70%的消费在三季度缩减了3.1%,欧元区开支也明显下降。

        发达国家消费减弱对以生产和出口为主的中国经济产生了直接冲击。2008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工业生产、房地产投资、外贸出口继续高速增长,中国政府还出台了“双防”政策,央行连续加息和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但是,到了年中,中国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受外需减弱以及订单减少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大量外向型企业破产倒闭,中国整体工业生产快速下滑,到了11月份,工业生产增加值增幅已经滑到5.4%,同比回落11.9个百分点,钢铁行业下降6.3%。11月份全国外贸出口多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按照当前中国经济的表现,预计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将低于三季度9%的水平,或许要降到8%左右。

       当前中国居民消费依然保持较高增速,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仍保持在20%以上,不过,按照过去经济增长与消费的关系来看,2009年中国居民消费力度可能将减弱,届时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可能进一步下降。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2008年从年初到年末中国股市暴跌65%,在亚洲仅次于越南,为亚洲第二差,中国A股市值由年初的32万多亿元,到年末只剩下12.6万亿元,缩水达61%,这种巨大的落差,深刻的反映出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悲观,同时也反映出中国经济面临的严峻性。

中国钢铁工业不能独身于经济调整的大环境之外,从2008年的表现看,上半年中国钢铁企业效益十分可观,大中型钢铁企业月度利润一般多在200亿元左右,但下半年效益快速下滑,10月份全行业首现亏损,大中型企业亏损58亿元,11月份则亏损127.7亿元。

未来中国钢铁业可能还将面临四大挑战:

       第一、国内外经济仍未见底,在一定时间内经济仍将处于下行调整状态。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可能由2007年的5%降到3.7%,2009年则要继续降到2.2%,远低于3%这一IMF认为的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分水岭。中国经济2009年则有可能降到8-8.5%。

      第二、全球经济衰退,钢铁需求大幅下降。根据相关研究机构预测,受全球房地产业、汽车业以及其它制造业生产下降影响,2009年全球钢需求可能缩减10%。中国钢铁生产在保持了多年高速增长之后,2008年增速明显放缓,2009年有可能出现多年来首次负增长。外需和内需的同步萎缩,对庞大的中国钢铁产能而言,压力沉重。

      第三、散乱的竞争态势。尽管近年来中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已有较大进展,但总体来说钢铁企业散乱的局面仍没有根本性改变。当市场需求不断下降,而钢企数量以及产能仍保持庞大规模的情况下,市场竞争无可避免地将变得非常激烈,市场波动也将变得异常剧烈。

      第四、全球性商品价格紧缩。尽管中国以及全球经济未来还将走上良好发展的快车道,但是在当前经济危机的阴影下,绝大多数商品价格面临紧缩的困境。近期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各国CPI指数均不同程度下降,中国2008年11月份CPI增幅已降到2.4%,未来仍有继续下降趋势。从国际角度看,当前原油价格已经降到40美元/桶以下,未来也有继续降低的可能,一旦国际原油价格长时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国际商品价格就将收缩,钢材价格也不可能高高在上。

上一篇:2009钢铁行业“有喜也有忧”

下一篇: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钢材价格走势分析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