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我省全面启动总投资150亿元的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作,到2012年底,农网供电可靠率将达99.7%,实现全省城乡各类用电同价。
自1998年国家启动大规模农网改造以来,我省已累计投资270亿元,农村安全供电水平和电能质量明显提高。但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不断深入,农村电网已不能适应用电快速增长需求,拉闸限电仍有发生,2000多万亩农田急需电灌化改造,不少县区除居民生活外其他各类电价偏高,制约了农业和县域经济发展。
按照今年中央1号文件和全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作会议要求,我省再投资150亿元,启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作,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使没有改造过的农网基本改造到位,解决新的农村电网供电能力不足问题,努力建成新型农村电网。
到2012年底,农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将逐一解决:
110千伏电网基本消除与主网联系薄弱、供电“卡脖子”问题;
35千伏及10千伏电网得到全面改造,基本消除过负荷问题;
完成687个未进行过改造的“盲点村”电网改造,解决6.8万农户、21.5万农民的用电问题;
完成18万口机井、1110万亩耕地的电灌化改造,基本完成粮食生产核心区农田机井通电任务;
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7%,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8.5%以上,农网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全面取消县级供电企业“代管体制”,实现全省城乡各类用电同价。
另外,此次改造升级将适当提高建设标准,变压器可满足8~10年负荷发展需要,输电线路可满足10~15年负荷发展需要,同时兼顾农民生活生产用电与县域工业发展用电,促进各等级电网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