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工作其实就是要充分发挥财政的调控职能,做大做优,努力切好财政这个‘蛋糕’,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回首“十一五”,河南省财政厅副厅长刘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民生工程筹措资金超2000亿元
2006年以来,全省仅筹措用于十项民生工程的资金就超过2000亿元。其中社保支出累计1669亿元,年均增长21.8%;教育支出累计1563亿元,年均增长32.4%,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城市中小学生免学杂费政策在全省全面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全面得以落实;为推动全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全省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累计527亿元,年均增长50.7%;作为文化大省,河南省的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全省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共161.4亿元,年均增长38.7%;在住房保障方面,省财政累计筹措住房资金79.4亿元;全省公共安全投入也明显加大,全省财政共支出664.4亿元,年均增长14.2%。
强农惠农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2006年以来,仅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四项惠农补贴就达380.8亿元。为促进粮食增产丰收,全省累计落实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资金53.3亿元,改造中低产田790.2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436.8万亩;累计落实各类水利建设资金223.9亿元;落实产粮大县奖励67.8亿元;玉米、水稻、棉花、能繁母猪、奶牛等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改善农民生活条件,2006年以来,累计投入386.5亿元,支持农村公路、户用沼气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3.8亿元,466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另外,38.8亿元的累计投入,使农村义务教育的债务负担全面得以化解。
充分发挥调控职能促经济发展
“十一五”期间,省财政厅累计争取中央扩大内需投资286.5亿元,落实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70亿元,争取中央财政代理发行政府债券181亿元,启动实施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项目,特别是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以旧换新工作的开展,累计兑现补贴51.2亿元,销售产品1418.5万件(台)。同时,省财政厅还累计拨付24亿元(含6亿元将补资金)充实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资本金;投入19.6亿元对355个工业结构调整项目进行贴息,整合11.9亿元支持转型升级“双百工程”和“双千工程”建设。119.3亿元的科技支出,为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另外,全省财政环境保护累计支出达342亿元,年均增长44.5%;加上15.5亿元林业生态省建设资金投入,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做高水平的“蛋糕师”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省财政厅在调整完善财政体制的基础上,深化了部门预算改革、国库管理改革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等,并完善投资评审制度,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同时加强财政监督检查。
刘荃表示,今后的五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将围绕“十二五”规划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的实施展开工作,努力做大做优“蛋糕”,并在加大改善民生收入的基础上努力切好“蛋糕”,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财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