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安徽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安徽分站 >> 本地资讯 >> 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加速河南发展模式之变

广告

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加速河南发展模式之变

来源:东方今报 编辑:库晓洁 2011年11月01日 08:09:55 打印

  【编者按】省第九次党代会刚刚闭幕,昨日,新华社播发《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加速河南发展模式之变》报道,从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发展质量等方面的变化,来阐述河南发展模式之变。原文如下:

  建设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使河南在发展模式、发展理念等方面正在加速转变。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10月30日闭幕的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立足于学、立足于转、立足于做、立足于实。

  发展理念之变——

  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的中心议题。河南省委的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实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目标,河南必须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优化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原则,努力构建放射状、网络化、板块式发展格局”。按照这一理念,豫北的安阳、鹤壁、濮阳三地要联动发展,凸显在冀鲁豫毗邻地区的优势,成为与环渤海经济圈衔接的前沿;而豫西的洛阳、三门峡和焦作、济源四市则要协同发展,提升在陕晋豫毗邻地区的主导地位,发挥在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太原城市群对接互动中的中坚作用。

  “中原经济区是国家发展整体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跳出在传统行政区划内谋发展的理念,把眼光放远,在中国经济版图上找准各自的发展定位和空间布局。”郑州市委常委、荥阳市委书记舒庆说。在这一新理念下,目前,郑州各县市区不再搞小而全、大而全的城区经济,而是各县市区按经济板块进行功能分工,产业协作互补,走专业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形成“六城十组团”共同打造郑州都市核心区的发展新模式。

  发展路径之变——

  探索“三化”协调发展

  河南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人均收入低、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如何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的“老四难”,和“土地哪里来、减排哪里去、要素怎么保、物价怎么办”的“新四难”,是河南面临的现实难题,也正是建设中原经济区要破解的“中国式难题”。

  河南选择的发展路径是,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走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保粮任务重,是制约河南“三化”协调的最大症结;人多地少是最现实的矛盾。河南省确定,未来5年间,将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和谐发展。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之路,力争5年内城镇化率接近50%。

  针对占工业比重70%的仍是粗大笨重的能源、原材料等产业为主的现实,河南确定新型工业发展方向转向为以科技含量高、信息化涵盖广、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得到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提升工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

  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特征是以粮食优质高产为前提,以绿色生态安全、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高为标志。河南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的路径是,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产业效益,转变农业产业发展方式。

  处在郑州与开封之间、曾以盛产大蒜、西瓜闻名的中牟县是探索“三化”协调发展的一个实例。按照中原经济区建设规划,中牟在做好产业集聚区、城镇组团发展的同时,不放弃农业,今年初着手制定的都市型现代农业规划方案一经公布,立即吸引了近百家设施农业投资企业。以水果、蔬菜、鲜花、现代水产养殖等为主的现代化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正在两个先导区内一片片铺展开来。县委书记杨福平介绍:“经与旅游业嫁接,农业成了最好的第三产业,未来每亩耕地收益可骤增到十几万元、几十万元。”

  发展质量之变——

  “块头”大还要“体格”强

  在党代会上,2011年河南省地方生产总值将突破2.5万亿元的数字令人振奋,但同时,河南人清醒地认识到,虽然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五的位次,但是“块头”大,“体格”还不强。人均指标、效益指标还偏低。河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八成。与近邻安徽相比,生产总值河南是安徽的近两倍,财政收入却仅比安徽多11%,说明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此外,河南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管理的任务也非常艰巨,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收入差距较大,就学、就业、就医、住房、环保、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中原经济区建设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河南探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提升注入了强大动力。要牢牢把握“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理念,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成为河南上上下下的共识。

  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改善经济运行质量的同时,河南近两年来也在探索统筹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保障、改善民生的政策不断推出。今年,河南新农合在全国率先提高对住院农民的报销补助水平,最高报销封顶线达到15万元,达到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倍。

  各地也在探索以领导方式的转变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多年排在河南省各市地后列的周口市,创新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评机制,运用“立体全息量化考核法”,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生态环境和安全稳定等5大类37项指标,纳入对县市区领导班子的考评体系,扭转了以往基层县市区片面追求GDP增长,或靠“抓亮点”“干面子活”获取“政绩”的现象。促使各县必须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顾此失彼,“一俊遮九丑”的做法失灵了。这一做法有效提升了周口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三年来,周口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数,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等方面也取得了好成绩。

上一篇:沙钢多家关联公司三季度集体买入宝钢股份

下一篇:万圣节催生“鬼魅”经济 商家打起了“鬼主意”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