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安徽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安徽分站 >> 本地资讯 >> 走好区域发展这盘棋 建设中原经济区之区域视野

广告

走好区域发展这盘棋 建设中原经济区之区域视野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编辑:管理员 2010年10月27日 11:32:52 打印

  下一个五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正如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拉近了各地之间距离,中原经济区同样希望通过构建新型的经济纽带,达成区域成员的相携共生。这个思路,来自于大势所趋的迫切感,亦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高度契合。

  “这里‘集合’了全国约1/9的人口、超过1/7的粮食、近8%的经济总量”。在不少学者眼里,体量巨大、内涵丰富的中原经济区,可谓走好区域发展这盘棋的又一载体和平台。

  顺应发展一体化

  “郑州的辐射影响范围有多大?”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毛汉英利用国际上比较成型的数学模型得出结论,郑州的辐射范围包括河南全省,以及周边的山西、河北、山东、安徽等省份的一些地区,“与现在所说的‘中原经济区’基本吻合。”

  这绝非“纯属巧合”。诸多证据都指向一个事实:中原经济区“自古有之,客观存在”。

  打开每一本历史教科书,“中原”都基本圈定了同一块土地。这里山水相连、民风相近、文脉相承,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紧密联系,豫剧甚至成了整个区域的地方戏。

  研读中国经济版图,我们发现一个规律:中原经济区与我国主要中心城市北京、上海的距离接近1000公里,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海西等经济区也相去甚远,难以被辐射带动,可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区内各地在大步疾行之后,渴望着蝶变升级。

  把视野放得更开阔:中原经济区很像德国著名的鲁尔区,同样身居内陆、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同样有条件成为生产中心和消费中心,同样是一个“内功”强大的经济体。

  在中原经济区这样的区域里,不同地区更容易在战略取向、结构优化、资源利用、市场形成等方面深度融合,也更应该像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所要求的,“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我们所处的时代,最惊人的变化也许是全世界正迅速成为一个统一的经济体。”风靡全球的《大趋势》一书作者约翰·奈斯比特这样感叹。中原经济区无疑顺应了大趋势。

  追求区域新角色

  沿着河南与邻省的接壤处走一遭,许多富有特色的经济循环圈令人眼前一亮:南阳和湖北襄樊一带,是全国最大的汽车配件生产基地之一;濮阳和山东东明一带,有比较完整的石化产业链;焦作和山西晋城一带,晋煤南下的通道地位使资金流、人才流、技术流交汇融合……尽管它们只是局部地区的循环,但市场“无形之手”带来的这抹“亮色”,已经融入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内核中。

  30多年改革开放,中原地区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贯穿始终。晋冀鲁豫13市的中原经济协作区,豫皖苏鲁20市的黄淮经济协作区,河南三门峡、山西运城、临汾以及陕西渭南的“黄河金三角”等地区,在规划统筹、产业合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等方面取得的实质性成果,皆有据可查。

  这些先行先试的实践,被认为使中原经济区对区域角色的追求有了现实基础。区域协调发展,目的在发展,难点在协调;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协调的水平决定发展的质量。

  “黄河金三角”地区果农们“过山车”般的经历,不免让人感慨良多。在这个全球最大的浓缩苹果汁出口基地里,曾经的无序竞争导致果价暴跌,果农砍树。2009年,四市牵手成立“果业发展联席会”,在技术推广、市场开拓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使果农一下子增收20多亿元。

  跨省合作,只有打起“大算盘”,才能破解互惠互利的经济运算题。

  “大圈套小圈,小圈的一大部分在大圈里面。”省社科院副院长喻新安在形容跨省区域合作与中原经济区的亲密关系时说,二者有支持、有参与、有融入,共同奏响合作发展的强音。

  构建和谐大格局

  “非均衡的发展道路日渐式微,新的发展方式正在跃跃欲试。”在此共识之下,中原经济区如何冲破行政区划藩篱,“合纵连横”抱团前进,在建设“十二五”中发挥实力?

  在上月举行的第16届全国省区市党报总编辑新闻出版工作研讨会上,河北、安徽、山西等省级党报的老总们纷纷寄情大中原,希望本省与河南交界的城市融入中原经济区,“像亲兄弟般团结一致求发展”。

  在中原经济区内部,难免存在经济较落后地区。全国人大常委、农工党中央副主席汪纪戎提议建立“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和协调合作机制”,以“清理阻滞要素流动的壁垒,打破条块分割和各自为战”。

  参照珠三角、长三角的发展经验,中原经济区内部将不仅有合作,还会有竞争。合作不是简单撮合,而是着眼全局、突出特色、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竞争应当是发展质量的竞争,是服从服务于区域总体发展、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的竞争。

  这样的合作与竞争,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必然路径。

  “应该多给一些地方领导上课,不要把自己关起来,搞地方保护主义。”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市场越大,效率越高,“欧洲人搞了400年才搞清楚,我们这些后来者要借鉴!”

  欧洲、南美曾经有过的“经济共同体”,是一个“无国界”的统一大市场,人员、商品、资本、服务自由流通。中原经济区的面积、人口超过了欧洲不少国家,“当然可以把模式拿来。”一位香港学者献计。

  早在80多年前,英国人凯恩斯就说,国家干预的“有形之手”与市场调节的“无形之手”都是必不可少的。中原经济区依然需要政府的“有形之手”,创新机制体制,确立服务理念,转变思想作风,为区域协调发展保驾护航。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思路;建设中原经济区,是我省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大举措。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大事情。

上一篇:中钢协:10月中旬粗钢日产量续降

下一篇:郑州利用外资额四年增长近四倍 居中部六省第三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