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安徽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安徽分站 >> 本地资讯 >> 郑州今年开建保障房267万平方米

广告

郑州今年开建保障房267万平方米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管理员 2011年01月20日 13:32:08 打印

  近日,从郑州市房管局获悉,今年郑州市将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67万平方米,建设目标比去年提高10%以上。将侧重向中低收入人群中的外来务工人员倾斜。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郑州市今年将开工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包括:经济适用住房165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85万平方米;廉租住房17万平方米,安排实物配租房源1600套。

  郑州市房管局办公室主任董国彩向记者介绍:“今年郑州市房管局将全面启动公共租赁住房资格认定工作,将住房保障范围扩大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来郑州务工人员。”

  突飞猛进

  从“十二五”规划建议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有关部门年度工作会议到各省市的工作通报,都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今年将开启保障房建设的井喷时代。

  随之而来的各地方年度工作会议上,也都围绕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措施。

  郑州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年将大幅度增加财政资金投入,落实好各项财税扶持政策,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

  保障房建设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不仅关系着中低收入家庭幸福,而且事关社会和谐,抓好保障房建设事关广大百姓的切身利益。

  2010年1月11日,郑州市房管局也向社会公开2010年年初承诺的十件实事,目前均已完成,并郑重承诺今年将要做的十件实事,其中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的问题继续成为十件实事之首。

  郑州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保障性住房供应量将比2010年提高10%以上,计划要开工建设5.72万套,以加快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

  同时今年还将出台公共租赁住房资格认定工作程序,全面启动资格认定工作,将住房保障范围扩大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来郑务工人员。

  解决“夹心层”是重中之重

  郑州市房管局早在1995年就已开始向社会提供保障性住房。到2010年底已建设1000多万平方米,1.4万多个中低收入家庭拿到了经适房的产权证。

  时隔15年,经适房仍然达不到按需分配,并且需求缺口很大。

  “十一五”期间,随着郑州市廉租住房、经适房建设力度的逐步加大,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是,“夹心层”(指的是部分游离于住房保障制度之外的住房困难群体)住房问题依然明显。

  对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来说,眼下吃饭穿衣已不再是大负担,就是住房这宗大开支,成为“不可承受之重”。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许多家庭被迫迁址,出于基本的生存需要而非改善性需求,不得不买房。

  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规划发展处处长冯荣智表示:“城市的低收入群体,包括农民工,作为城市化的奉献者、建设者以及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他们应同城里人一样,享有保障房的居住权。”

  同时,冯荣智还表示:未来5年,郑州市区要向低收入家庭提供38万平方米廉租住房、1000万平方米经适房以及其他类型的保障性住房。到2015年廉租房,经适房可实现按需分配。

  保障房须“有保障”

  近年来,随着郑州市对保障性住房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建设进度不断加快,居住者是否满意,保障房是否真的很有保障?

  郑州保障房的建设一般会在离市区比较远的郊区,这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了居住的保障,但是另一方面也为居住着带来了诸多的不便,比如说买菜、出行等等,有人将其称之为“贫民区”。

  针对此问题,冯荣智表示:“根据各类保障性住房的需求情况,未来五年,为方便低收入者,部分保障性住房将建在地铁、快速公交附近,在商品住房项目中建设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混合社区、和谐社区。”

  保障房是否能真正保障需求者的目标?开发商既要去有关部门“跑”建设指标,当开发商争取到了建设指标,却迟迟拿不到地;郑州市须水镇西岗村的“经济适用别墅”;武汉的经适房五连号,北京的“楼脆脆”经适房等,都暴露出经适房审批、开发、建设中的诸多问题。

  经适房等保障性住房用地增加了很多,建成的却不多,政策向外来务工人员倾斜的同时是否也能保障这些弱势群体的利益。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2011年郑州市将建立非官方的、专业化的收入认定机构,由政府以花钱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这些机构对低收入家庭进行认定。同时要求,在对低收入家庭的认定中存在基层干部参与提供虚假信息等情况的,要从重问责。

  河南省社科院有关专家表示:“保障房是为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设计的,保障房的分配和居住,不仅关系着居住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着政府的公信力。”

上一篇:郑州:人群区域细分实施差异化限购

下一篇:华菱钢铁1.5亿吨巴西矿货源真实性受质疑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