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安徽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安徽分站 >> 本地资讯 >> “十一五”期间河南省投巨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广告

“十一五”期间河南省投巨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编辑:管理员 2010年12月01日 13:44:20 打印

  十一五”期间,是我省历史上中央和省财政对卫生事业投入力度最大的时期,中央和省两级财政累计投入各类医疗卫生经费615亿元。因为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再提起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这些危及我们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便不再心悸。

  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二五”,省卫生厅承诺:到2015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和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努力实现城乡居民病有所医,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再添健康双翼。

  两级财政投入医疗经费615亿

  “十一五”期间,中央和省财政在医疗领域投入巨资:累计投入各类经费615亿元。全省卫生资源的总量明显增加。截至2009年底,全省卫生部门资产总量达585亿元,是“十五”末的1.6倍;全省有医疗卫生人员43.5万人,比“十五”末增长20%;医院床位数30.2万张,比“十五”末增长41.3%。

  2009年,我省人均期望寿命接近74岁。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城乡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建档数已接近2600万,儿童计划免疫人次数达到278.5万。

  重大疾病防控成效显著,我省连续18年未发现野毒株引起的脊髓灰质炎病例,率先实现和巩固了“无脊髓灰质炎”的目标;连续12年无白喉病例报告;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新生儿破伤风、百日咳等其他免疫针对疾病的发病率也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疾病防控取得重大胜利。

  “15分钟就医圈”初步形成

  为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十一五”期间,我省总投资超过百亿元,累计安排项目6万多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初步形成,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314个,服务人员2.6万余人,初步形成了城市居民“15分钟就医圈”。

  城市各大医院基础设施条件也都持续改善,新增床位近2万张。全省急救体系网络覆盖范围更大,建设了18个市级120急救指挥中心(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和90个县级120急救指挥中心,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队83支。

  城市医疗条件改善的同时,农民也享受到了更多的医疗实惠。5年间,全省累计获得补偿的参合农民达到2.2亿人次,累计补偿医疗费用突破228亿元;我省先后安排77.3亿元,建设和改造了109个县级医院、2089所乡镇卫生院、近3万个村卫生所,基本实现“小伤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不出乡、大病基本不出县”的目标。

  在医疗领域的投资力度还会增大

  在高端卫生人才培养方面,我省目前仍存在“软肋”。卫生人力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平衡,有影响力的名家大师不多、医学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比较明显。有统计称,我省每年有近10万人到省外求医。

  对此,省卫生厅提出,要坚持“科技兴医、人才强卫”战略。到2015年,计划建设医学重点学科、重点培育学科各50个左右,重点实验室10个左右;吸引、造就50名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医学学科带头人,力争实现河南医药卫生领域本土院士零的突破。

  今后,我省在医疗领域的投资力度还会增大。省卫生厅负责人透露,到2015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要达到5%以上。全面完成县级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使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和1~3所中心乡镇卫生院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

上一篇:南阳:争当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下一篇:11月PMI第四个月连升为55.2%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