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安徽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安徽分站 >> 本地资讯 >> 2010年河南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广告

2010年河南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编辑:管理员 2011年01月05日 14:07:17 打印

  2010年9月,喜讯从科技部传来:河南省安阳高新区、南阳高新区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这是继上世纪90年代初郑州国家高新区、洛阳国家高新区建设后,河南省国家级高新区建设的一项重大突破。

  2010年4月,国家启动了国家级高新区升级程序,这是自1992年以来我国开展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升级工作。此次获批复升级的高新区中河南省占2家,从而使河南省国家级高新区的总量增至4家,在数量上居中西部省份第一位、全国第五位。

  在此次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工作中,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郭庚茂省长还亲自赴科技部,积极争取,并作了重要批示。省科技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中原经济区及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积极组织安阳市、南阳市全力开展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工作。

  此次安阳高新区、南阳高新区成功升级国家级高新区,为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将有力推进豫北、豫南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进程,为承接高端产业转移,吸引外来投资和高素质人才等多方面创新要素集聚提供条件,并辐射带动周边省份相关区域,成为中原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河南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在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引领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目前,河南省共建设有郑州、洛阳、安阳、南阳4家国家级高新区,5家省级高新区。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省9家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速在30%以上,远高于全省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2010年全省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648亿元,工业总产值2883亿元,工业增加值875亿元,利税总额370亿元,出口创汇18亿美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290%、298%、294%、212%和225%。截至2010年底,全省高新区已开发总面积77.09平方公里,进区企业总数6184家,其中上亿元企业数198家,区内从业人员36万人。

  当前,河南省高新区发展呈现出如下几项特点:

  一是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全省高新区在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等方面已成为本地区经济增长新的亮点,是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的重要抓手,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孵化、辐射和引领带动作用。例如,郑州高新区的超硬材料,洛阳高新区的硅材料及光伏产业,南阳高新区的光电产业,安阳高新区的数控机械装备等产业在所在地区经济发展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二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近年来,全省高新区十分注重科技创新,通过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实施“引智入区”等工作,创新能力有了新的提高。截止到2010年底,全省高新区拥有各类研发机构[包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总数达到408家,其中国家级28家,省级160家。科技人员12.5万人,其中从事研究开发人员达到5.8万人。企业拥有授权专利数2442项,全省高新区财政科技经费总额达2.74亿元。

  三是孵化培育作用大大增强。全省高新区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共建设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2个,其中国家级12个,国家级孵化器数量位居中西部前列。近年来,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出的辉煌科技、日立信、拓新生化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已成长为全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力军。

  四是抗击风险能力逐步提高。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省高新区依靠逐步形成的内生增长机制,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实现逆势增长,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郑州高新区GDP、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利用域外资金4个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郑州市各县(市)区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各县(市)区第二。郑州高新区内高新技术领域企业对全部规模工业的贡献率达到84.3%,科技对经济的贡献大,经济对科技的依存度高。

  据了解,在今后一个时期,新升级的安阳国家高新区、南阳国家高新区将按照国务院对高新区“四位一体”的建设要求,贯彻落实科技部“以创促建”的指导精神,大力发展以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分别建设成为当地的“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高新技术产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省科技厅也将按照省委、省政府“一载体、三体系”的建设要求,“以创促建”,继续扎实推进国家级高新区的建设,并在全省范围内,以创新型产业集聚区为基础,加快布局一批省级高新区,为培育新的国家高新区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提高全省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河南省转型升级、科学发展和中原崛起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上一篇:河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71次主任会议

下一篇:河南工伤保险保障升级 18个市全部启动市级统筹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