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令安阳尴尬的数字:上月底,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通报上半年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其中安阳市以诸多“零”“光荣垫底”——中央投资补助廉租住房项目零开工、经济适用房项目零开工、棚户区改造零启动。
安阳怎么了?安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房保障科一工作人员称:根据安排,准备工作早就做好了,马上就要开工,没想到中间来了个通报。该局局长侯津琪也说,省里对各地保障性住房工作情况也多是年终通报,现在只是年中,省里就通报,有点意外。
通报
安阳保障性住房零进展
8月的安阳,多雨水,市区交通压力很大。记者调查期间,一位出租车师傅老王边鸣笛开路,边向记者诉说交通拥堵之苦。
而当记者有意无意提到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情况时,他对鬼天气的咒骂立马转移到了这上面。
“你是说安阳市的经济适用房?”他反问,“你是想买还是怎么?安阳市的经济适用房可不好买啊。”
得知记者只是了解情况后,他又说,这有什么可了解的,难道你没看前段时间的新闻吗?今年安阳这项工作可是个零蛋。
7月27日,全省公共租赁住房工作会议召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刘洪涛称,截至6月底,2010年下达廉租房项目开工面积99.46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开工面积559.63万平方米。
但是,各市地在这些工作上表现差距较大,其中,安阳、焦作、濮阳、南阳、周口等市,今年的中央投资补助廉租住房项目均未开工,并且安阳市上半年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开工率也为零。
除以上两项,安阳市今年的城市和工矿棚户区改造拆迁工作也没有启动,甚至连保障性住房建设三年规划都未按要求上报。
解释
通报和实际有“偏差”
保障性住房事关国计民生,今年被视为中国的保障性住房启动之年,在河南,它又是今年全省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
可安阳究竟怎么了,上半年的保障性住房工作皆以“零”应对呢?这让王师傅不解。
获知记者来意,安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房保障科一李姓工作人员苦笑道:“这里面有误会,根据安排,今年安阳保障性住房建设准备工作早就做好了,马上就要开工,没想到中间来了个通报,搞得地方很没有面子。”
早就准备好,为何不动工?
这位工作人员又称,这也是有苦衷的,一方面,市区今年创卫,上半年部门精力都投入到创卫上,忽视了保障性住房工作;另一方面,建设部门机构改革,住房和城乡建设局5月份才挂牌,保障性住房工作也是在四五月份时才从房管局移交过来,耽误了工作。
该局局长侯津琪也持类似说法。他说:“按照经验,省里对各地保障性住房工作情况也多是年终通报,现在只是年中,省里就通报,有点意外,不过也说明省里对这项工作重视。”“安阳市的经济适用房其实是供大于求的,这也让一些政府部门和房地产企业在这项工作上态度不太积极。”他说这也是原因。
调查
部分居民住房难解决
安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侯津琪说,今年以前,安阳市的保障性住房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
可王师傅却不这么认为,“他们夸得那么好,我怎么感觉不到?我都连续两年申请经济适用房了,都没有通过。没办法,5月份转向申请廉租房,资料交过了,也不知道最后啥结果。”
今年47岁的王师傅,有一儿一女,至今一家人都还和父母一起,住在安阳市相西小区的三居室里,空间逼仄。
2000年前后,他和爱人双双下岗,做生意不成,靠给他人开出租车为生,月收入一两千元。在房价三四千元一平方米的安阳,这点钱养家可以,购商品房不足。
他称,在安阳,像他这样购买不到经济适用房的人大有人在。
进展
承诺所有项目9月初都开工
国家在保障性住房方面是毫不含糊的。侯津琪也告诉记者,安阳在这项工作上从来不含糊,通报后更不会含糊。据悉,通报后,7月29日上午,安阳市长张笑东听取住房保障工作情况汇报,表示全力推进住房保障工作。
“这项工作已经成为安阳市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没有谁敢马虎。”侯津琪说,“我可以保证,安阳今年动工的项目,在8月底9月初都会开工,不会再拖延。”
除去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安阳市的工矿棚户区改造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豫北棉纺织厂棚户区改造工作已于8月20日开始房屋拆除。矿务局棚户区改造项目,安置房资金2500万元已经到位,开工建设指日可待。
追问
民心工程缘何坐上冷板凳
省里的通报,给安阳等市地敲响警钟,加快了工作进程。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对保障性住房态度不积极,却是真实存在的。
民心工程缘何在一些地方坐上冷板凳?
河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德木分析,虽然地方政府热衷拿保障性住房来做工作报告,可保障性住房属于“投资大回报小”的工程,不容易显出官员发展地方的政绩。
“还有就是,现在中国大部分城市都是‘卖地财政’,靠‘楼市吃饭’,保障性住房发展过好,也会减少地方的财政收入。”他说,再加上还要地方提供土地和财政补贴,当然有些地方更不乐意了。
中国指数研究院年初推出的《2009年中国土地出让金年终大盘点》显示,去年中国土地出让金总额达1.5万亿元。其中,国内70个大中城市土地出让金共计10836亿元,比2008年增加140%。卖地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
安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工作人员也说,由于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地方政府要提供土地和财政补贴,一些基层政府因此对此态度并不积极,需要市政府领导出面统筹,才能推进工作开展。
举措
把“卖地财政”变为“民心财政”
包括王师傅在内的众多安阳市民,得知安阳上半年保障性住房“零”工作成绩后,除了愤怒,就是嚷着应追责,认为只有追究责任,官员才不会再懈怠。
王德木教授称,追责的前提是要明确责任,透明化运作。
地方人大、政协等部门应该对政府的保障性住房项目从规划开始进行检查,规划的目标是与整个城市发展步伐相适应,保障性住房的地块、开发面积、绿化率等配套设施的成本状况,都应该逐一落实,“然后公示出来,接受监督”。
还有就是将保障性住房工作真正纳入官员升迁考核体系,接受群众投票,“相信官员在涉及个人乌纱帽的问题上,会认真对待的”。
“要想把保障性住房在全国推广好,说到底,就是要政府必须让利于民,不能再以‘卖地财政’为中心,转‘卖地财政’为‘民心财政’。”安阳市建设系统一官员说。
侯津琪则说,他们对安阳市保障性住房工作已有初步改进,针对建成的经济适用房存在空置问题,将降低购房门槛,力争将更大范围的适用人群纳入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