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日举行的第七届
钢材市场和贸易国际研讨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透露,今年的铁矿石谈判,中国将会改进“战术”,通过以国内铁矿石需求“总量”为筹码,以获得比较优惠的长协矿价格。“三大矿业巨头谁先满足中方的条件,谁就优先获得定量的矿石合同。”
“12亿吨世界钢铁产能中,有5亿吨是中国产的。”中钢协会长、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琳日前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中国钢铁市场对全球钢铁行业至关重要,铁矿石供应商如果不降低长协矿价格,中国钢企“没法活”,因此铁矿石降价势在必行。
中国钢价比欧洲高40美元/吨
新京报:中方一直期望长协矿价格能够下降,今年的铁矿石谈判能否达到期望值?
邓崎琳:中国现在一年生产5亿吨钢,百分之五十用的是进口铁矿石。按照1.6吨矿石能够炼出一吨铁来计算,我国每年需要进口将近4亿吨铁矿石。
从2003年开始,进口铁矿石每年都涨价,长协矿在2005年涨了71.6%;2006年涨了19%;2007年涨了9.5%;去年又涨了65%以上,涨成了天价。这个价格失去了理性和商品实际价值,给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失,给下游汽车、建筑、造船带来巨大压力。
铁矿石谈判已经进行了两轮,目前没有具体结果,双方都各持己见。我预计最后的结果应该是符合市场需求———因为去年的长协矿价格,在钢材市场目前的情况下不可能卖得出去。
这个价格中国企业肯定不会接受,而欧洲更加接受不了,他们的情况比我们还要严重得多,中国的钢价比欧洲钢材市场还要高30、40美元/吨,铁矿石供应商只有降价,矿石才能卖出去。
新京报:有一种说法是铁矿石谈判有可能会延迟到6月份才会出结果?武钢现在的进口铁矿石是按照什么价格进货?
邓崎琳:我们希望尽快把价格谈下来,这才对双方有利,但是没有具体时间。武钢的铁矿石库存还有一些,能够保证正常生产。从去年年底开始,武钢不再按长协矿价格进货,采购的全都是现货矿,价格比长协矿要低。
去年签署的长期合同价格不可能继续执行,从去年到现在,进口铁矿石市场价格最高200美元一吨,现在每吨降到100美元以下,如果钢铁企业再按照去年的长协矿价格进货,企业怎么活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