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安徽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安徽分站 >> 本地资讯 >> 我国钢铁物流产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广告

我国钢铁物流产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来源:中国钢材网 编辑: 2008年10月17日 18:11:00 打印
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产业的快速发展,钢产量连续居世界第一位,而钢铁物流业却与之不相适应,亟待加快发展。
    目前国内钢铁物流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钢铁物流成本过高,浪费现象严重。从目前国内钢铁物流产业现状来看,相关联企业对钢铁物流缺乏整体规划,其中的运输、仓储、加工、配送等环节缺乏有效衔接和协调,这直接导致了钢铁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2007年中国钢材总产量攀升至5.6亿吨,与之相关联的铁矿石消耗量更是超越8亿吨。
    其所蕴含的物流市场:超过8亿吨铁矿石,由产地调配至生产厂家,而后再将超过5亿吨钢材产品,由生产线配送至钢铁消费企业、或者流通市场。这期间所产生的物流规模、资金规模、信息规模,极其庞大。
    按照钢铁及其相关产业物资流通规模来看,从原材料到终端用户取得钢铁成品。总物流量是钢产量的6倍,约为30亿吨的物流总量,若能将物流成本能够节约10元/吨,将会为整个社会节约至少300亿元。
    二是钢铁物流业的资源配置、布局不尽合理。在目前国内钢铁物流行业内,存在着众多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例如铁矿石等钢铁原料进入生产厂家流程较为混乱,钢铁生产企业为此要多付出采购成本、多支付物流运输成本。再如,钢材产品的跨区域不合理流动。在国内市场上,众多钢材成品是经过市场贸易流通至终端用户手中,这中间会出现商家盲目组织资源跨区域流动的现象,直接导致钢材资源成本增加的同时,也对钢材市场价格形成了冲击;还有一类现象最为突出,同一钢材资源,在同一区域市场内,会现出反复倒手后才送至终端用户手中,中间增加数次物流成本。还有,钢铁物流产业的布局存在散、乱、小、差的现象。有的城市、有的地区,物流企业一哄而起,一些企业只有一台陈旧的二手剪切机,前来加工者寥寥无几,最终只能关闭。由于钢材资源配置从源头到终端消费者,其中重复物流成本偏高,由此带来的不仅仅是单个企业的成本增加,而且直接导致有限的物流资源被占用,效率低下。
    三是钢铁物流行业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纵观整个钢铁物流行业,其中大量的是中小企业,其规模较小、信息化程度很低,钢铁物流社会化资源的共享、整合更是缺少有效手段和实际操作。
    四是钢铁物流业缺少统一的行业标准。
    目前国内钢铁物流还没有一个由权威部分制定颁布的统一的行业标准,正因如此,使得整个钢铁物流行业呈现游击战、业余化、缺少统一认知度的弊端,难以提升物流服务专业化水平。
    引发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如此庞大的钢铁物流产业集群缺少有效组织与调配,作为服务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专业的组织领导。
    现阶段研究钢铁物流产业发展,有较为充分的宏观背景条件
    1.时机恰当。从国家产业政策来看,《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立足于用好现有服务资源,打破行政分割和地区封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区域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服务业资源整合,发挥组合优势,深化分工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第八条之规定,还可以适当享有国家从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方面适当的扶持政策。在一些背景条件下,最终实现“钢材资源优化配置”是完全可能的。
    2.硬件条件具备。除政策因素支持之外,各种硬件条件也可逐步配套。正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第四条所阐述的,各地区要按照国家规划、城镇化发展趋势和工业布局,引导交通、信息、研发、设计、商务服务等辐射集聚效应较强的服务行业,依托城市群、中心城市,培育形成主体功能突出的国家和区域服务业中心。加强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和集疏运的衔接配套,在经济发达地区和交通枢纽城市强化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形成区域性物流中心。
    随着硬件设备的逐步完善,再配以恰当的信息化技术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机3G网络等科技手段,实现钢铁物流行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充分对称,减少不必要、不合理的资源调配,从而逐步实现“合理布局、专业分工”,最大程度上使得钢铁资源配置合理化。
    3.参与群体广泛。从参与群体来看,钢铁物流行业包括目前钢铁原材料供应商、钢铁生产企业、钢铁流通贸易企业、钢铁物流基地、钢铁消费企业和加工配送企业,因其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特征,自然还吸引金融服务企业的关注。从全国范围来看,区域钢铁物流市场已初见成效,且正在日趋成熟。

上一篇:钢铁业“寒流”考验首钢转型

下一篇:10月份我国钢材出口降幅可能加大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