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飞机的“播绿撒翠”,已使我省500万亩荒山披上绿装,大大改善了山区生态环境,加快了全省荒山造林绿化进程。
据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院长曹冠武介绍,从1978年起,我省先后有10个省辖市的34个县(市、区)开展了飞播造林,飞播作业面积1431万亩(其中重播面积451万亩),累计成效面积500万亩,其中成林面积400万亩。
曹冠武介绍,我省飞播造林多在山势陡峭、沟壑纵横、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劳力缺乏的山区进行。这些地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条件恶劣,人工造林难度大。实施飞播造林后,通过“飞、封、造、管”相结合,使植被很快得以恢复,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山区自然面貌,生态环境明显优化。
据悉,通过飞播造林和补植补造,全省已形成万亩以上相对集中连片的飞播林50处。目前已在太行山区的林州市、辉县市、修武县和伏牛山区的栾川、卢氏、内乡、南召、淅川等8个县(市)建成了总面积156.13万亩的飞播林基地,形成以飞播林为主体的多林种、多树种、结构比较合理的新林区。
同时,我省飞播造林得到大规模运用,作业区域不断扩大,已由伏牛山区扩大到太行、桐柏和大别山区。结合国家生物质能源林建设,近年来我省加大以黄连木为主的阔叶树种的飞播造林力度,使得飞播树种由过去油松1个树种扩大到马尾松、侧柏、臭椿、黄连木等8个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