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比较完善的优势钢铁企业,2008年的成本上涨幅度将明显低于落后的钢铁企业。而目前的
钢材价格上涨幅度已完全覆盖了成本的上升,行业全年利润仍可保持一定速度增长。
第三节 钢铁行业运行分析
一、钢铁行业运行分析
(一)生产
2008年1-5月,中国粗钢产量2.15亿吨,同比增长9.8%。重点钢企日均产量118.0吨,中小钢厂日均产量30.4吨,近半年来,中小钢企的日均产量波动很大,说明中小钢厂有一定的产量自主调节能力。
(二)消费
1-5月,我国钢材出口2174万吨,同比减少20.8%,未来应关注出口关税上调的风险。1-5月,国内消费增量2820万吨。在如此大规模资源增量的情况下,钢材价格持续上涨,说明国内钢材需求强劲。
(三)价格
上半年,在高成本的支撑下,各种钢材均价较07年均价有1147-1510元/吨不等的上涨。随着成本的上涨,企业的盈利空间有所扩大,说明下游需求的强劲对钢价的持续上涨,功不可没。
(四)盈利
1-5月,钢铁行业销售收入增长43.99%,利润总额增长25.63%,综合毛利率9.81%。通过钢价的提高,重点钢企的吨钢利润462元/吨,较07年的平均水平提高92元/吨。
二、钢铁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一)钢铁
截止到08年5月份,钢铁行业投资增速出现大幅度上涨,同比增长达到20.9%,远远高于07年同期水平,而全国标准基本维持在25.6%,保持07年的增长水平。
(二)铁矿石开采
截止到08年5月份,铁矿石开采业的增长幅度也大幅度出现上涨,其中同比增长高达55.2%,远高于07年的的增长幅度,这主要是由于国际铁矿石价格大幅度上涨,促进国内铁矿石开采业的发展。
三、钢铁未来走势
(一)维持高价运行
高成本但国内钢铁工业近年来面临了越来越大的原材料瓶颈压力,而且未来原材料价格仍将高价运行,钢铁行业难以改变高成本的局面。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决定的:
1、铁矿石、煤炭、焦炭等主要原材料为不可再生资源,原材料需求旺盛、价格刚性强,价格持续攀升也难以抑制原材料的消耗。
2、国际铁矿石市场现为寡头垄断市场,铁矿石巨头正在谋求扩张合并,将进一步强化国际铁矿石供应的垄断局面,增加了矿石巨头在价格谈判中的话语权。与此同时,随着主要出口国印度的铁矿石内需不断增加,印度将不断减少铁矿石出口,这很可能造成未来国际铁矿石供不应求。
3、新日铁、浦项等国外大型钢铁公司在海外矿业公司拥有部分股权,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积极性不高。中国作为最大的矿石消费国,在价格谈判中没有形成最佳的合力,定价话语权比较薄弱。
4、钢材下游行业需求量持续强劲,钢铁公司具备成本增加转嫁能力。
可见,中国钢铁行业已经进入高成本阶段,这种趋势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很可能维持下去。
(二)集中度将提高
产业集中度是钢铁行业的一个重要指标。日本4家企业集团钢产量占日本的73.3%,韩国2家企业集团钢产量占韩国的82%。
我国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2007年,我国钢铁产品前10位的钢铁企业产量占总量的36.79%。2007年我国粗钢产量为4.89亿吨。其中,年产量超过50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23家,粗钢产量之和仅占全国总产量的56.68%;年产量100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10家;年产量2000万吨以上的企业仅有5家。产业集中度过低,大大削弱了我国钢铁行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在国际铁矿石谈判中处于明显劣势。
在产业政策的指导下,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正在推动着国内钢铁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一方面,大型钢企并购重组的步伐将显著加快,若干年后将出现一批年产量过5000万吨的钢铁企业,如宝钢、鞍钢、武钢、唐钢等;另一方面,国家将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各种低水平重复建设也将大大减少。到2010年,前10位的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总量的比例将达到50%,到2020年这一比例有望达到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