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没想到你们河南的路修得这么好!”很多来过河南的人,都对河南的高速路印象深刻。过去五年,河南高速通车里程在全国排名第一;河南公路密度在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上海;河南还在全国率先开通地市间城际公交车……这一系列辉煌足以让河南人自豪,随着“十二五”脚步的临近,河南交通将快马加鞭,实现县县通高速。
数据:河南高速里程全国第一
实惠:路修好了,鱼虾再也不怕烂掉
“这水泥路就是好啊,鱼虾再也不怕烂掉了!”家住新安县仓头乡河窑村的张万祥老人见到记者便夸村里新修的水泥路。河窑村临近小浪底库区,村里群众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网箱养鱼200余箱,捕捞时节每天出产大量鱼虾。过去,由于交通不便、运输不畅,水产品常常会有烂掉的情况。2006年村路修通后,水产品能及时运往各地,村民们养殖的热情更高了,现在网箱养鱼达800余箱,鱼虾捕捞量每天有3000余斤,仅此一项该村年人均纯收入就能增长2500多元。
“十一五”期间,我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突破5000公里,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第一,达到规划里程的74%,国家高速公路河南段全部建成通车,实现94%的县(市)通达高速公路;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22万公里,位居全国前列,早在2007年,我省就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水泥路,其中县乡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1万公里,村道通车里程达到15.9万公里,通水泥路比例达到52%。95%以上的市县拥有二级及以上客运站,人民群众乘车条件明显改善。
同时,“十一五”期间,我省以高速公路为代表的公路交通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在全国率先实行全省联网收费,实现“一卡在手,畅通中州”;在全国首批完成高速公路命名编号和交通标志整改,实现“车行中原、一目了然”……
高速路仅是“十一五”期间河南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成就的缩影,各方面数据显示,河南交通“十一五”规划目标已全部实现。
数据:河南公路密度全国第二
实惠:路顺客商来,咱的香菇收购价涨了
“往年因为路不好,一公斤香菇收购价只有十几元;村里的水泥路修通后,现在一公斤香菇的收购价一下子涨到了50元!俺家9个大棚、一万多袋香菇,毛收入就有六七万元呢!”洛宁县寨沟村村民老赵说起生意经,脸上乐开了花。四通八达的公路为广大群众带来了真正实惠。
我省公路密度位列全国第二。预计到2010年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24.6万公里,公路密度将达到147公里/百平方公里,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6倍、中部地区的1.8倍、东部地区的1.4倍,公路网的通达深度、通畅程度、交通条件、抗灾能力等明显提高。
数据:过去五年开通8条城际公交线
实惠:去开封吃夜市,坐城际公交就能到
晚上到开封吃夜市现在已经成为更多郑州人的选择,城际公交的开通拉近了两座城市的距离,过去五年,河南交通强力推进城际公交,开通了8条城际公交线路,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城际客运网络已现雏形,发展经验开始在全国推广。
展望
五年后县县通高速
据省交通运输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期间,河南高速路主要致力于完善西南部空白区域路网以及打通省界断头路,实现内联外通;而河南省公路建设重点将从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转向突出国省干线公路,调整国省道结构进行升级改造;农村公路重点放在“乡联县畅”。五年后县县通高速将成为现实。
预计到2015年底,全省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26万公里,五年净增1.4万公里。也就是说,经过五年努力,我省交通运输事业将再上一个新台阶,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等级和质量明显提升,养护管理能力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