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需之间,穿插其中的投机势力,扭曲了铁矿石的波动曲线。2009年初,铁矿石价格跌至历史低谷,被众多中间商视为“抄底”的机会。
中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毅,清楚地记得每一波的铁矿石行情:“2008年12月,印度矿到岸价跌至64.78美元/吨,成为2007年以来的最低点,2009年1月价格有所回升,但目前又跌至新低位。”4月15日,印矿最新价格为64美元/吨,“基本上是成本价”。
五矿矿产副总经理张晔的观点,或许为贸易商“抄底”提供了解释:“相对于目前价格,矿价未来深跌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现在的矿价“有印度矿和国内矿的成本支撑,并且,三大国际矿企也会调整产能”。
“如果今年的长协矿降价40%,那么,现在的现货价格比长协价还要低。贸易商都在准备买矿。”日照中瑞集团矿产品销售公司的一位人士表示。
五矿进出口商会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2、3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逆势增长,与贸易商进口量呈放量态势有很大关系。
一家铁矿石进口贸易公司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该公司今年的计划是进口680万吨,前3个月已完成了300万吨的任务。
天津港散货公司的一位负责人也表示,2、3月份,贸易商进口矿石比钢厂还要频繁。但如今,国内钢企消化能力减弱,亦打击了中间商的“囤货”热情。
山西三联正丰国际贸易公司业务经理王守东坦承,近期,贸易商向上游矿山报盘比较多,但向下游钢厂报盘的很少,“钢厂对矿石的需求并不大”。
澳矿的诱惑
在中国2009年初激增的铁矿石进口中,价格相对便宜的印度矿,一度是主角。中钢股份副总经理李毅表示,“2009年前两个月,印度矿在中国市场已超过巴西矿,成为第二大矿源”。
但如今,现货价格和海运费的持续走低,使得澳矿在与印度矿的竞争中渐占上风。
澳矿甚至抢占了印度矿的低价优势。资料显示,澳矿现货价格目前已降至60美元/吨,低于印度矿的64美元/吨。而与澳矿2008年的长协价92美元/吨相比,降幅已约40%。
五矿矿产副总经理张晔认为,“买方市场下,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成为主要矛盾”,“相对印度矿而言,澳矿等大矿山具有低成本优势,还有降价空间”。而若澳矿价格继续下滑,则可能导致印度矿陷入亏损。
在铁矿石谈判迟迟未有结果的背景下,拥有价格优势的澳矿巨头力拓与必和必拓,正扩大在中国的现货销售。此前,只有具备进口资质的商家才能从两大巨头买矿。
在采访中,数十位业内人士皆对记者表达了进口澳矿的计划。香港铁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秀说:“澳矿价格现在很合适,我们打算从现货市场进一点。”
而天津港的港存矿也主要是澳矿。“最近来的货,几乎全是澳矿。”吕勇庆说。
天津港张伟告诉记者,目前,港口的铁矿石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巴西矿不到两成,印度矿不到三成,澳矿占了一半,并仍呈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