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安徽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安徽分站 >> 本地资讯 >> 漯河向千亿经济进军 经济总量是建省辖市时的21倍

广告

漯河向千亿经济进军 经济总量是建省辖市时的21倍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编辑:管理员 2010年12月13日 13:38:16 打印

  回眸

  现在漯河经济总量

  是建省辖市时的21倍

  “过去的五年,漯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建设事业都取得显著成就,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可以说,‘十一五’是漯河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是城乡面貌迅速变化、城市品位大幅提升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昨日,漯河市委书记靳克文告诉记者。

  2010年,漯河市预计实现生产总值674.1亿元,比2005年增长87.5%。现在的漯河,经济总量相当于1986年建设省辖市之初的21个漯河。

  “十一五”期间,累计利用外资达10亿美元。仅今年以来,全市就新引进项目310个,总投资额达543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尤其是近两年来,外商扎堆开发投资热情高涨,先后出现了临颍闽商园区、源汇港商园区、召陵台商园区、开发区名企园区,特别是“闽商扎堆临颍效应”引起全国关注。

  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生态宜居滨河城市特色日益凸显。“十一五”期间,全市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9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前列。漯河市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1.6%、35.5%和14平方米,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居全省前列。漯河市在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基础上,又获得了国家森林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品牌城市等称号。

  展望

  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漯河市要努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前列,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率先实现全面小康。”漯河市市长祁金立告诉记者。

  战略定位是:着力创建“一个先行区”,提升“两个名城”,打造“一个中心”。创建“一个先行区”,就是坚持先行先试、率先突破,使漯河成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提升“两个名城”,就是加快建设全国最具竞争力的中国食品名城和中原生态宜居名城;打造“一个中心”,就是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主要目标:一是形成千亿经济,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到2015年突破1000亿元,达到1200亿元。二是始终把食品工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支撑产业,努力将漯河打造成知名的食品加工基地、食品交易基地、食品研发基地,带动全省实现从“中国粮仓”到“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的跨越,成为国际食品名城。三是构建“双百”框架,加快西城区和漯河新区建设,拉大城市框架,到2015年,使市区常住人口在100万人左右、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四是推进“三化”协调,发挥敢闯敢冒、先行先试的内陆特区精神,以加快城镇化进程为切入点,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走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新路子,成为全省“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五是构建和谐漯河,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着力构建均等化、广覆盖、高标准的公共服务新体系,形成民主法制健全、彰显公平正义的社会发展新体制,创造人民富裕、和谐文明的小康社会新生活。

  今日的漯河,已成为中原大地的活力之城、魅力之城、和谐之城、宜居名城。她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

上一篇:河南“十二五”开局困难仍在 涨价将持续至明年

下一篇:“十二五”酝酿大减税 个税改革中低收入者受益大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