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贸转型系列谈栏目由钢铁物流专委会联合《现代物流报》共同发起,通过陆续邀请专家学者、行业协会领导和企业经营者、媒体朋友等众多嘉宾,旨在搭建钢贸同行、优秀企业、业内专家、主流媒体等社会各界的沟通平台。通过广泛交流,集思广益,让更多的群体关注钢贸行业的现实状况,集聚业界智慧,共探行业未来出路。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洪涛
向综合服务商转型
新近发布的《中国钢贸商生存现状调查报告》提道,电子商务平台和供应链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对此,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表示认同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钢铁流通的核心功能和赢利模式是流通增值服务,从简单的批零贸易向综合服务型贸易转型是钢材流通的大趋势。
当然,建立电子商务平台也是转向服务型方式的一种。在洪涛看来,随着钢材期货、电子现货等交易模式的出现,金融因素将逐渐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譬如,随着贸易的电子化,钢铁物流和商流可以相对分离,不仅有利于企业通过更有效的方式实现集约物流,还可促使商流通过电子交易平台实现快速流转,提高流通资金效率。
这是转型也是一种提升。未来随着钢铁流通各种增值服务的出现,钢铁流通企业的功能还应进一步定位在“为钢铁用户提供全方位用钢服务”上。
洪涛分析,从远期看,钢铁流通企业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嵌入供应链,在钢铁业的上下游延伸服务、谋求发展,争取在整个供应链中形成相当大的影响力。
而具体操作就是,要积极推动企业进行战略重组、资源整合,形成一批主业规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影响力大的大型钢铁流通企业。
五矿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打造多功能、创新型发展模式
面对钢贸业已由从前的暴利时代步入现在的微利时代,甚至是“负利时代”的现实窘境。五矿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绍荣,在出席上海召开的“第六届中国钢铁贸易商大会”上坦言:“时下,我国钢铁流通行业总体规模偏大,但是发展水平偏低,应及时转变战略发展思路。”
在他看来,我国的钢铁流通业总体规模很大,流通企业依然是主力。但是行业发展水平却偏低,而流通企业的传统角色却在逐步减弱。
可以说,目前钢铁流通行业不仅尚未摆脱“重流通、轻服务、高风险、低效益”的局面,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业务机会也在不断缩小。在这种情况下,钢铁流通业应在摸索中定位,适时转变行业发展思路。
日前,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委会发布的《中国钢贸商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中提道,“尽管经营环境日益恶化,但超过78.3%的受访者仍选择了继续坚守本行业,只有12.6%的受访者选择彻底转行,另有不足10%的人放弃选择或正在思考出路。”
大多数钢贸企业在危机面前并没有选择逃避,更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从危急中寻找机遇。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国的钢铁流通企业以小企业为主,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过于薄弱”。
对此,陈绍荣分析,在转变发展思路上,钢贸商还要注重延伸产业链,形成“和谐共生”的发展思路。要改变落后单一的模式,努力打造多功能、创新型的发展模式。
他拿五矿的先进经验阐述道,五矿在转型之路上首先做的就是调整经营思想,并实行差异化定位,强化客户的导向作用,坚持“订单为王”。
同时,在钢材加工配送、金融物流业务基础上,还提出了创新性经营模式——集成购销业务。
五矿力争通过推进钢铁物流园建设,将市场信息、财务、物流和营销网络等资源集约使用,未来实现服务手段融合集成的坚实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