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安徽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安徽分站 >> 本地资讯 >> 矿商惜售紧逼 铁矿石谈判中国还有多少牌可打

广告

矿商惜售紧逼 铁矿石谈判中国还有多少牌可打

来源:证券日报 编辑: 2010年04月13日 08:26:00 打印
现代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从目前趋势看,在全球铁矿三巨头的统一战线面前,中国钢铁企业很有可能再次就范,接受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的逼宫,尤其是还要接受对手制定的新的游戏规则,即按季度定价,而不是沿袭了40年的按年度定价。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结局,对于中国钢铁业而言,无异于一颗苦果。好在,对于饥肠辘辘的人而言,苦果也是果,能填饱肚子就行。但是,在中国很多情况是,人一旦填饱了肚子,就忘记了吃的是什么果子,往往聊以自慰成“不论苦果甜果,能充饥就是好果”,以至于最终的结局通常是一个苦果,又接着一个苦果。

  人不可能一辈子不摔倒,但是,总在一个地方摔倒,那就有点儿说不过去了。为了今后少吃苦果,争取不吃苦果,不妨从铁矿石的谈判中找找可资借鉴的“后事之师”。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这是初中语文课本中《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开篇的两句话,想必很多人对此都还有印象。其实说和做的关系远比这复杂,但是能真正参透好这两句话就已相当不易。中国此前奉行的谋略中有一种叫做“韬光养晦”,其实就是“做了不一定说”的一种体现,可惜的是,当下里,更多的变成了“说了再做”或是“说了也不一定做”。

  在铁矿石谈判中,盘外的因素或许是很多人没有在意到的,那就是中国的对手们太了解中国的“饥饿”程度了,由此,他们可以比较准确的判断出中国“饥不择食”、“饥不择价”的概率和时点。在某种程度上,“饥饿”程度是中国在谈判中最重要的底牌之一,因为,决定价格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供需矛盾。那么,这个底牌是怎么泄露出去的呢?

  请看下列一组公开消息:河北省推出2010年重点项目安排1300项,总投资1.6万亿元。浙江宁波2010年会战攻坚项目100个,总投资2800亿元。广东省5年计划投资2.3万亿元,云南省5年计划投资3万亿元。湖北省未来6到8年内投资总规模为12万亿元。重庆市2010年将推出1万亿元投资计划……此外,海南将建国际旅游岛,安徽将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铁道部将打造“高速铁路网”,交通部建设“高速公路网”……挂一漏万,各地、各类的投资计划还在继续增加中。而这些资金最主要的投向之一就是基础设施建设,这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钢筋水泥。眼见这些雨后春笋般的“万亿”规划,稍有常识的人都可以预测到,中国对于铁矿石的需求,不仅现在很“饿”,而且未来也很“饿”。这一点,那些密切关注中国的铁矿石巨头们又怎能不清楚,说不定,他们把中国未来数年具体的铁矿石缺口都已经算的八九不离十了。

  对于谈判桌上的中方代表——中钢协而言,即便能控制各大钢企“闭嘴”,却也无法让地方政府“低调”。当然,要做到一点,也不是中钢协层面力所能及。如今,中国“钱多铁少”的特点,地球人都知道了。对于中钢协而言,身后的底牌都已显露无疑,谈判桌上的义正言辞及各种技巧自然大打折扣。

  这些林林总总的投资计划,很多都还是纸上谈兵,未见得能够最终上马,但是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却已是板上钉钉,想来真是有些“冤”。当然,这些“底牌”的“泄露”也不能归咎于制定者们,毕竟,谁都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且,计划制定者们在踌躇满志时又怎会联想到正在进行艰苦谈判的中钢协呢?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正如很多大型券商都设立了首席策略师一样,在国家层面,其实也需要一个视野足够开阔,洞悉万物内在联系的国家首席策略师。制定统一的对外策略,甚至不排除兵不厌诈,这样,才能有助于减少现在这些“都不知道板子打给谁”的憋屈。

  当然,并不是说这样如此,就一定可以少吃“苦果”了。从铁矿石谈判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汉奸和内鬼的踪迹,相信这绝不仅是中国钢铁业仅有的现象。内鬼不除,外患难了。

  此外,中国经济增长结构的转型也刻不容缓,靠基建投资拉动GDP,能撑一时,难撑一世。这也就是为什么日韩尚能接受的铁矿石价格,对中国却“是可忍孰不可忍”。

  铁矿石谈判的背后是有多种因素起作用的,缺乏国家整体策略、经济增长结构有缺陷、家有内鬼等三点是其中部分的减分环节。不论铁矿石谈判是输是赢,其实我们已经先输给了自己。当然,上述三点问题我们都做到做好了,也不等于就能遏制铁矿三巨头的大幅涨价,但是,如果有一点做不到,则肯定难以提高在今后博弈中的胜算。正所谓,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

  铁矿石疯狂涨价 钢企海外并购紧锣密鼓

  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中国钢企加快了海外并购步伐,是积极应战也是无奈之举。

  海外并购风生水起

  至2009年,中国每年进口的铁矿石中有8000万吨属权益矿,自2009年2月起,中国的钢铁企业等加大了对海外权益矿的投资力度,其中主要以购买海外矿企的股权为主。

  早在2004年,中国四家钢铁集团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公司和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合资方式获得必和必拓公司转租的澳大利亚Jimblear铁矿石40%的股权,从而拥有每年购买1200万吨铁矿石的权利。该协议总价值90亿美元,为期50年。

  即便已经获得了不少从海外购买铁矿石的权利,但武钢和鞍钢都没有因此停止海外买矿的步伐。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武钢便积极与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和委内瑞拉等多个铁矿资源丰富的国家矿产公司联系,终于在2009年成功地签下上述四国总量近30亿吨的铁矿石资源。2009年,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就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先后投资130多亿元扩张海外。

  鞍钢更是不甘落后。近日,澳大利亚金必达矿业公司宣布与鞍钢股份(11.47,-0.22,-1.88%)达成650亿美元铁矿石销售合同,创澳大利亚矿石销售历史最高纪录。

  据了解,金必达将把位于澳大利亚中西部的Karara磁铁矿终生开采权卖给鞍钢。该铁矿预计在未来30年内年产量为3000万吨,预计首批销往中国的矿石将在明年下半年装船。

  一轮轮海外买矿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就在最近,山东钢铁集团也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海外并购之路。

  日前,山东钢铁集团和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香港洪桥集团就巴西Salinas铁矿项目签署合作框架备忘录,山钢集团通过与新汶矿业集团以及洪桥集团三方合作,最终介入开发巴西Salinas铁矿石项目。

  与之相比,山西的钢铁企业一年前就已经开始展开行动了。

  2009年6月,来自山西钢铁行业协会以及山西晋南、吕梁等地区多家钢铁企业的消息证实,山西已有数家钢企与海外三大矿商签订2009年铁矿石供应的长期协议。

  此外,据了解,山西中阳钢铁厂与海外三大矿商一直有铁矿石供应的长期协议,现在生产的钢铁产品就是以海外的长协矿石为原料的。

  一位曾参与山西钢协近期工作会议的知情人士透露,已经签订铁矿石供应长协的是包括新晋钢(福盛钢铁)在内的山西晋南数家钢企,而且这些钢企的年产量都在百万吨以上。

  2008年初,中铝公司携美国铝业以140.5亿美元参股矿业巨头力拓英国公司12%股权,打响了该年海外并购的第一枪,创造了当时中国最大的海外并购案。

  2009年,时隔1年,中铝再度巨资购入力拓股权。中铝、力拓发布公告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中铝将向力拓注入195亿美元巨资。

  此外,2008年初还有一笔比较大的海外并购,即澳大利亚采矿商兰伯特角铁矿公司(Cape Lambert Iron Ore)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下称“中冶集团”)达成初步协议,以4亿澳元(约合3.7亿美元)向后者出售其位于西澳大利亚的铁矿项目。

  另外,中信泰富也正为旗下澳大利亚铁矿项目引入合作伙伴,其中就包括中冶集团。除此之外,重钢集团、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等很多企业也拉开了海外并购的大幕。

  有业内人士表示,多年来国内企业饱受进口铁矿石涨价之苦,海外并购不断涌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三大矿业巨头垄断,为中国在世界上争得更多资源话语权。

  今年海外并购将持续强劲

  近日有媒体报道,去年中国海外金属矿业并购列全球之首。

  全球知名提供专业审计与咨询的公司安永发布报告称,2009年,中国在矿业和金属业的并购交易额为161亿美元,占全球交易总额的27%。从全球范围来讲,中国是首要的收购国,而其中58%的收购发生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而过去10年来,中国企业已成功完成超过369宗金属矿业并购交易,金额达500多亿美元,其中近80%是2008年以来发生的。

  安永财务交易咨询、中国海外并购主管合伙人吴正希表示,今年中国企业海外金属矿业并购延续去年的强劲势头,并购交易额有可能超过去年的161亿美元 (约合人民币1099亿元)。

  国际投行数据供应商Dealogic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一季度中国海外并购总额116亿美元,与2009年同比增长了863%,创造了历史纪录季度最高值。其中,2010年至今,中国一共进行了5笔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并购交易,而去年相同时间段内没有发生任何一笔如此规模的并购交易。

  截至目前,今年对外国矿产企业进行的最大一笔并购是华东有色地勘局以12.2亿美元收购伯迈资产管理公司旗下位于巴西朱皮特(Jupiter)的大型铁矿100%产权。该矿山远景储量为13.9亿吨,如收购成功,预计到2012年可实现2000万吨的年产量,将仅次于淡水河谷在巴西的铁矿石年产量,位居巴西铁矿石产量第二。

  华东有色地勘局局长邵毅表示,该收购增加了我国与国际三大铁矿石巨头铁矿石价格谈判的筹码。

上一篇:美商务部终裁对从中国进口油井管征反倾销税

下一篇:铁矿石长协制度面临崩溃 宝钢江湖大佬地位或遭撼动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