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涨价、高库存是今年钢铁行业的热词,市场对于该行业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面对即将到来的2010年,业内人士认为,正是由于钢铁企业一致预期明年市场复苏,因此宁可增加库存也不愿减产,导致钢才库存持续升高,在基建投资及地产复苏下,国内钢材需求将快速回升,而国外市场也将逐步回暖从而带动出口的缓慢复苏,这些因素将导致钢价在产能过剩的前提下出现上涨。
从产能上来看,目前我国钢铁产能过剩与产量增长并存,据第一创业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09年1-11月我国粗钢产量5.18亿吨,同比增长12.05%,增速与去年同期高出8.79%。数据显示09年粗钢增速较08年明显回升,09年前半年维持在5%以下的低速增长水平;三季度迅速回升,预计全年增速将达到13%。09年1-11月我国钢材产量6.28亿吨,同比增长17.42%,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14.41%。
钢材各品种表现有所差异:其中棒材产量增速最高,呈现逐月回升态势,截止8月增速达到30%;中板及冷轧则呈现震荡向上的态势,产量总体向上;热轧薄板产量增速呈现震荡态势,波动较大;冷轧板10月后出现高速增长,11月增速高达75.67%。
伴随着过剩的产能,库存也在持续增长,数据显示,截至12月11日,全国主要城市钢材社会库存量达1157万吨,与2008年同期相比增加109%,库存连续四周上升。在1157万吨的库存中,螺纹钢高达420万吨,同比增加170%;热轧卷板高达387万吨,同比增加178%;线材112万吨,同比增加83%;冷轧113万吨,同比增加25%;中板125万吨,同比增加16%。
社会库存不断增加,而需求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市场风险在不断积累,有媒体报道称千万吨库存渐成钢市“堰塞湖”。
对于目前不断增加超过1000万吨钢材社会库存所累积的风险,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仍持乐观态度,他指出,“我承认现在库存很高,但不是堰塞湖。”戚向东说,目前库存同比暴增,首先要考虑去年同期金融危机的恐慌性因素影响,钢企和贸易商都在去库存化,很多贸易商关门歇业回家,经过今年8月的下跌,国内仍在补库存的阶段。以北京为例,去年同期北京社会库存只有4万吨,而2003年北京曾达到80万吨库存,其正常库存是40万吨,如果库存下降至10万吨以下,根本无法保障需求和周转。“正是因为看好了明年的预期才适当地增加了库存。”戚向东表示。
实际上,在国内经济启稳回升的大背景下,国内钢铁需求在持续好转,统计数据表明,11月份以来全国钢材需求旺盛,呈现淡季不淡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