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国
钢材市场价格变化之大、行情之跌宕、所面临的经济形势之复杂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一年中,由于国内外不可测因素过多,业内资深人士也很难准确把握市场走势,市场形势的变化无论是在上半年价格大涨阶段还是下半年价格暴跌阶段都进入了失控状态,各类
钢材的市场价格在6月份被疯狂的炒作至极限高度,而自9月份后,在世界性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下,国内
钢材价格出现自由落体般的下降趋势,任何单位和组织对此都无力阻止,多数普碳钢品种从最高价位已经回落2000多元/吨,两个多月降价幅度多数超过30%。国内钢铁企业在这场风暴中经济损失惨重,行业利润因此出现大幅度缩减。
建筑
钢材作为
钢材品种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品种,其自身的行情变化对于国内
钢材整体走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全面的、正确的分析建筑
钢材的行情变化将更有助于我们对
钢材市场全局的把握。在此,我们将从建筑
钢材的价格、市场、产量、出口、需求等各个角度来进行回顾和分析。
市场背景复杂多变 线螺价格由急涨到骤跌
2008年上半年,在国内外现货和协议铁矿石价格以及焦炭价格大幅上涨的推动下以及人为的不断炒作,国内
钢材价格持续攀高,截至6月末,国内市场高线平均价格为5867元/吨,同比涨幅为62%,二级大螺纹的平均价格为5514元/吨,同比涨幅为58%。同时,各种
原料价格以及煤电油运等综合成本亦不断上升,
钢材价格与
原料价格形成相互助涨的循环关系,建筑
钢材的历史最高价格也因此被不断刷新。加之CPI指数的连续走高,建筑
钢材价格被推涨至新的高度似乎成为理所应当的事情。
6-8月份,国家宏观调控作用开始显现,房地产等行业终端需求开始减弱。国内市场价格进入高位振荡盘整状态。但同期,为了迎接奥运会的到来,北方大部分地区钢厂因环保原因而采取了减产和限产措施,一边是市场需求下降,一边是钢厂压缩产量并加强出口的现象让业内众多人士产生供求仍然大体平衡的感觉。奥运召开期间,由于北京以及上海、天津、沈阳等主要协办城市在人员、交通、运输、治安、施工等方面实行了严格的管理措施,因此,业内普遍将需求下降的原因归咎于奥运会的召开,并且普遍认为在奥运之后会有一轮需求的集中释放期。而在此时,与奥运无关的其它城市逐渐趋弱的成交行情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警觉。
在国家不断强化宏观调控、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上调银行准备金率的情况下,许多人士也认识到下半年市场形势将趋于严峻,但普遍认为在高成本的支撑下,价格不会出现过大的回落,况且奥运之后会有一段时间的需求集中释放。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在9月初线螺市场价格降至4800元/吨左右并出现小幅回涨的时候,被许多贸易商认为是底部价格而全力的抄底囤积,大量资金就此被套。
9月15日,美国五大投行之一的雷曼兄弟投资银行宣布破产,并由此引发世界性金融危机,世界整体经济衰退已难以避免。我国经济也因此受到明显影响,同期国内公布的各方面生产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家电、机械、造船、房地产等行业产量或投资从下半年开始均呈现持续负增长趋势,这表明我国对于
钢材的需求是在连续下降的,
钢材市场成交在残奥会结束后并未如人们所预期的那样出现明显释放,国内市场整体成交依然乏力。在此情况下,恐慌心理迅速蔓延,贸易商降价甩货之声充斥着各地市场,终端用户对此观望心理进一步增强,贸易商的恐慌与终端用户的观望将需求萎缩的程度进一步放大。截至10月24日,国内11个主要城市高线平均价格为3600元/吨,与上半年最高平均价格相比下降2267元/吨,降幅为38.64%,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82元/吨,降幅为9.59%;二级 25mm大螺纹平均价格为3602元/吨,与上半年最高平均价格相比下降1912元/吨,降幅为34.67%,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08元/吨,降幅为 10.18%。目前价格与07年4-5月份大体持平,换言之,持续一年半时间推高的价格仅在一个季度内就前功尽弃。
钢厂方面,08年上半年矿石、焦炭、合金等
原料价格大幅上涨,钢厂受生产成本增加影响而将出厂价格多次上调,市场价格再钢厂价格的不断推动下持续走高,反过来,钢厂对于市场价格的拉高更是不遗余力的追涨,因此,钢厂和市场价格在上半年基本是同步同幅的向历史高位逼近。但中国钢铁协会顾问吴溪淳早在今年3月 10日于北京召开的“
钢材市场和贸易国际研讨会”上曾经指出:当前(指3月份)中国
钢材市场价格暴涨已经超过主要原燃料涨价增加的成本上升负担,把4月以后进口矿石上涨增加钢铁生产成本、支撑钢价上涨的因素已提前透支使用了。下半年后,面对整个经济形势的变化,钢厂试图通过减产和加强出口来把控国内市场局面,但事实说明,国内需求的下降幅度超过了钢厂的减产幅度,事态的演变已经超出了钢厂的控制能力。8-9月份,钢厂价格与市场价格长时间大幅度倒挂,钢厂协议户连连叫苦,经过较长时间对峙,钢厂迫于市场和贸易商的压力开始下调价格,面对9-10月份市场价格下降的失控局面,钢厂也是无以应对,出厂价格唯有被动跟跌。
08年国内钢筋产量呈现下降 线材产量继续增加
由于07年钢厂新上项目大多集中在中厚宽钢带上,钢筋盘条作为低附加值产品在产能上没有明显的新增。08年上半年,国内钢铁企业在焦炭紧张、电力不足等情况下,在排产上较为侧重板卷和合金线材,钢筋与普碳线材产量均维持在较低水平。正是由于这两方面原因,钢筋产量在08年上半年同比出现下降,线材中的普碳材产量增幅十分有限,因此在上半年价格上涨过程中这两个品种的涨势显得强劲有力。据统计,08年1-6月,国内钢筋产量为4740.58万吨,与去年同期的4794.19万吨相比减少53.61万吨,同比下降1.1% ,是所有
钢材品种产量中唯一出现同比下降的品种;1-6月国内线材产量为4102.43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07.36万吨,同比增幅为8.1%。
下半年开始,国内房地产行业投资逐月下降,终端需求开始萎缩,加之奥运会期间的环保要求,钢厂对于钢筋盘条产量持续压缩,其中线材产量削减的幅度偏大。截至9月底,08年国内钢筋累计为7079.4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334.29万吨,同比降幅为4.5%;线材累计产量为6104.61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99.62万吨,增幅为3.4%。
线螺价格短期回涨难改长期下跌的趋势
经过近两个月的大幅回落,国内部分
钢材及多数原料市场价格已经逼近或跌破钢厂的生产成本,对于使用长协矿的大型钢企来讲,9、10月以来企业利润明显下滑、亏损面积扩大,部分钢厂平均每吨
钢材亏损超过1000元;在终端需求乏力的情况下,大型钢厂只能一方面采取适量限产并做好产品结构调整,另一方面挤压上游的原料行业,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内现货矿价格已经几乎触及到矿石企业的生产成本,后期再度深跌的空间有限,焦煤价格与焦炭价格严重倒挂,后期有降价的可能。但对于使用现货矿的国内中小企业而言,以目前的
原料价格生产的线材和螺纹钢在市场上能够获利,但由于目前
钢材市场形势不明朗,中小企业的产量也不会过多。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主要城市线螺库存变化来看,由于钢厂资源到货减少,市场库存均呈现下降趋势。
需求方面,自
钢材价格开始暴跌,终端用户均持观望心理将采购延后,从而导致市场恐慌心理加剧,将国内需求萎缩程度进一步放大,导致
钢材价格呈现暴跌。在临近年底阶段,部分工程受工期所限不能无限期观望,加之目前市场价格已跌至部分买家的心理预期价位,预计在11月份,国内需求会有一定程度的释放,贸易商在解决10月底的订货资金压力后也会将价格予以回拉。
因此,在11月中旬前国内线螺价格有可能出现一定幅度的回涨。但进入下半月后,随着北方天气的转冷,国内整体需求形势将逐步降至谷底,线螺市场价格将再度转为下跌趋势,届时,上游
原料价格将会受到比目前更强劲的挤压,因原料行业成本已呈现刚性,挤压出的下降空间也不会很大,但11-12月线螺市场价格跌破目前价位的可能性还是偏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