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安徽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安徽分站 >> 本地资讯 >> 单尚华:一个“铁矿石谈判者”的肖像

广告

单尚华:一个“铁矿石谈判者”的肖像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 2009年09月19日 09:35:00 打印

  时间从来不等待。按照惯例,10月就该开始2010年的年度铁矿石谈判了。曾与谈判对手多次为“舆论战”进行交锋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这一次会再说些什么。

  自8月17日,中方宣布与FMG达成铁矿石协议后,单尚华选择了长达一个多月的沉默。

 
 
再经历了中国国内钢价在8月暴跌,1个多月以来每吨跌幅超过1000元,中方谈判主导可能易主为宝钢等等信息后,他会说些什么?

  作为今年谈判的组织者和主持者,他和身后的中钢协所得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赞赏他在过程中表现出的强硬作风,也有人指责他没有把握好时机的失误。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钢铁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认为:“综观整个谈判过程,单尚华显得过于理想化,很多时候不懂得考虑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

  但也有钢企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应该理解单尚华急欲为中国钢铁业赢得一场尊严和胜利的苦心。

  底气:“回到2007”

  2009年长协矿谈判开始时,单尚华接任中钢协秘书长一职刚刚一年

  “矿价回到2007年水平才合理!”谈判的初期和中期,这是单尚华反复强调的这一句话。

  媒体和大众更愿意用一种经折算的说法,即相比2008年,今年的价格澳矿降幅要达40%,巴西矿要达45%。

  另外,中方还提出谈判各方考虑半年调整一次合同量和合同价格;并有别于日韩始于4月的财年,要按中方习惯从1月1日到12月31日计算。中方谈判的几大底线,在2009年1月便被媒体公之于众。

  2008年以前,单尚华甚少在公众前露面。8年钢厂,18年冶金部工作后,于1996年开始担任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又在2007年2月进入中钢协,担任常务副秘书长兼首席分析师。

  此间,中国钢铁业经历了产能暴涨的年代,并成为铁矿石最大的进口国。然而,在过去5年所参与的谈判中,中方都以失败告终。2008年度更是接受了创纪录的79.88%-96.5%涨幅。

  2008年1月17日当选为中钢协秘书长的单尚华,更因为商务部“放权”,要求中钢协在谈判中全权斡旋而承担各方压力。

  一位熟悉单尚华的钢企负责人,用“对行业洞悉弊端、风格上比较强硬”来形容他。

  2009年2月,本报记者在他的办公室里,与他的第一场对话中就可听出,强硬是单尚华的风格。

  “矿商的一个非理性表现,就是总寄托中国钢铁业的回暖。矿价已经连续四年疯涨,成本离岸价就20美元一吨,结果卖到150、200美元一吨,那不是比倒烟土还挣钱,那不是暴利?凡是暴利的行业都不会为之长久,应当寻求一个合理的价位。”

  这点儿激动的情怀,钢铁业不少人士心里多少都有。

  其实,2008年第四季度至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钢厂纷纷减产裁员,矿山也在犹疑中暂停投入——那的确是中国谈个好价钱的不错时机。

  转折:“不予跟进”

上一篇:钢材期价冲高回落,短期延续震荡探底

下一篇:钢材价格比上月下降1.78% 结束三个月环比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