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2-13日,由省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中国郑州2010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将在郑州举行。这是全国首次省部合作共同组织的产业转移盛会,也是我省加强经济交流合作,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7月下旬,我省向工信部商请共同举办承接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于8月24日接到工信部同意复函。在筹备期间,我省以完善产业链为着力点,公开征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食品、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17个行业,以及综合利用、制造业园区、生产性服务业、基础设施4大综合性门类,共计1950个承接产业转移重点项目,总投资7973亿元。目前这些项目均已公开发布并编册完毕。
据了解,本次活动主题为“产业合作、发展共赢”,将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组织开展国家区域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开盘仪式、产业转移系列合作签约仪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及先进装备制造业博览会、高峰论坛、产业专场项目对接等多项综合性、专题性活动。据了解,本次活动将以纺织服装、食品、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为重点,全力引进大企业和大项目,大力弥补战略支撑产业的短板链条,着力承接战略新兴产业的空白领域和薄弱环节,实施垂直整合、错位发展,完善和延长产业链,打造特色主导产业。同时,邀请全国12个行业协会,以及福建、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北京、天津、山东8省市工业主管部门共同参加。
经过一年的精心准备,本月12日,国家区域性(河南)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将在郑州正式开盘,我省将拥有一个辐射中部的国家级资本市场和交易平台,同时试点工作也将给我省带来金融支撑、资本市场建设、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破解三个重大机遇。
随着国家区域性(河南)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试点准备工作的基本完成,该试点将在全国第一个鸣锣开盘。业内人士认为,该试点工作的展开,首先将为中原崛起提供金融支撑的机遇,具有先行先试的重要意义。今后能否打破现有资本市场格局,在郑州建立起一个辐射周边的、开放的、多层次的融资平台,对于我省经济的发展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其次,区域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是继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之后又一新的基础性资本市场,相当于中国的“纳斯达克”,是我省高水平资本市场建设的大机遇。目前,中小企业产权交易采取标准化、连续竞价和T+1的方式,探索建立的做市商制度在地方交易所的交易模式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被业内认为打破了主板市场对直接融资的垄断。专家测算,在该市场启动3年后,年交易额有望达到3000亿元以上。同时,试点工作将有效带动融资服务及相关服务业发展,以改变我省金融生态,活跃金融市场,扩大河南的影响力。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恰逢机遇。该试点通过搭建低成本融资平台,建设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合作通道,使中小企业的产权、股权、债权乃至物权都可以在市场内挂牌交易,通过交易变现,让原先不能流动的中小企业资本活起来,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预计2年后,该市场每年可为中小企业融资300亿~500亿元,还可利用产权、股权、债权交易,吸引投资人,实现坐地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