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安徽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安徽分站 >> 本地资讯 >> 中部崛起河南位居中枢 GDP总量领先于其余五省

广告

中部崛起河南位居中枢 GDP总量领先于其余五省

来源:中国经营报 编辑:管理员 2010年09月17日 14:21:01 打印

  中部崛起,六省争先,河南占据中原要津,人口最多,历史最厚重,经济规模最大,本有机会独执牛耳,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上至省市级政府官员,下至上亿平民百姓,无不为此心焦。上期本报刊发“郑汴一体化”专题报道,引起积极反响,本期继续聚焦河南,为其走出发展迷局提供更多思考空间。 几易其稿,历时两年,8月25日,国家发改委终于公布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

  在中部六省(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及江西)中,河南位居中枢,论GDP总量也明显领先于其余五省:2009年全省GDP达19367亿元,居全国第五,仅次于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大沿海经济强省。但由于人口过亿,人均GDP仅居全国中游(2009年统计为3090美元,排名内地31个省市区第15位)。

  如此明显的反差,让素来以地处中原、物阜民丰而自豪的河南人,对中部崛起所能带来的机遇更感饥渴。

  指标压力

  国家统计局近期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全国区域资本投资回报率发生了重大变化,东部地区在下降,中部和东北地区在上升,河南自2003年以来资本投资回报率从9.99%上升为20.32%,成为同期上升幅度最高的省份。

  今年上半年,河南省外来投资共5740亿元,同比增长22.3%。快速增长的数据背后,折射出河南人摆脱“农业大省、工业穷省”的长期阴影,实现经济超越的强烈冲动。

  中央政府有关“中部崛起”战略规划酝酿期间,河南省政府和学术界一直呼吁,应将中原经济区纳入到国家战略层面,以使河南在政策和资金上获得更多支持。此次发布的《实施意见》中,多处涉及河南的具体发展战略,自然引起当地政企和学界的密切关注。

  比如上述《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5年后中部地区城镇化率要达到48%,而河南目前城镇化率为37.7%,低于目标要求10个百分点。河南省委党校副校长焦国栋直言:我们在这方面太落后了。

  “中原老大哥”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不仅表现在城镇化水平不足。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相比,河南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及可支配收入增速,近年来也呈相对下降趋势。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河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806元,同比增长7.5%,但与国家平均水平5153元相比仍少了近350元。

  《实施意见》要求,2015年中部地区人均GDP要达到36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4000元和8200元。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郭军认为,对河南来说,这是遥不可及的数字。

  尽管不止一位河南省市政府官员私下都表示,希望河南应珍惜中部崛起良机,调动一切资源谋发展,但官方至少目前还不愿正面回应,《实施意见》中各项指标对河南意味着什么。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致电河南省多个政府部门,采访要求均被婉拒。河南省发改委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在电话里表示,领导不在,怕这个事情“说得不够到位”。

  崛起之路

  近年来,河南省政府高层领导有过人事变动,其间对区域经济发展思路的提法也有微妙的变化。两年前,郭庚茂出任河南省省长,一度备受重视的“郑汴一体化”概念,渐渐为“郑汴新区建设”所取代。

  新任河南省省委书记卢展工则提出,应将河南18个地市全部纳入到“中原城市群建设”范围。河南学术界将这一新提法称为“泛中原城市群”。在此之前,“中原城市群建设”主要是指以郑州为中心的9个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城市之间的相互连通。

  继中原城市群之后,现在“中原经济区”的概念又成为新风向。有当地学者称,这体现出政府更注重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全省经济格局的均衡。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国家发改委《实施意见》中仍沿用“中原城市群”的说法。有学者指出,其所依据蓝本是两年前的思路,而非如今省内“中原经济区”的最新思路。

  归根结底,字面上的差异其实并不重要,但河南在中部崛起过程中的路径选择,却存在针锋相对的争论。

  在上述《实施意见》中向中部地区提出的八个重点任务中,第一个就是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作为中国粮食主产区,去年河南省粮食产量突破1000亿斤,连续10年位居全国第一。除了解决河南上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外,总产量中约三成由国家收购。

  据此,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史璞坚持,河南应该走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寻求国家战略支持,把发展重点放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大力推进高科技农业。

  而以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耿明斋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更倾向于认为河南经济的困境在于没有大型城市,应该由城市的有力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

  近期,为争取更多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会,河南省提出“大招商、招大商”的口号,富士康、奇瑞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纷纷前来投资建厂,为了吸引并留住这些能够为河南拉动配套产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外来和尚”,优惠政策和措施层出不穷。如有消息称,电子产品加工巨头富士康郑州新厂的10平方公里用地,就几乎是“零成本”。

  企业家也在发出自己的呼声。

  河南省工商联副主席刘东晓在多个场合不断呼吁,河南省政府应出台包括财政投资新机制在内的金融服务业发展政策,改变省内金融业发展迟缓的现状。

  他举例说,河南现有非公有企业200多万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河南省GDP的72.8%是由非公有制企业贡献的,但金融服务业水平的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大量私营中小企业的成长空间。

  国家发改委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8月25日公布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要求中部地区的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落实这份文件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求,努力推动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实施意见》,2015年中部地区要实现的主要目标包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000元,城镇化率达到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4000元和8200元,耕地保有量不低于《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下达的指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新增建设用地消耗量持续下降,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累计下降25%和3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森林覆盖率提高2.3个百分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接近100%。

上一篇:2010城市发展论坛开幕 国内外专家阔论中原经济区

下一篇:中国七月份重新增持30亿美国国债 一年曾七次减持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