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郑州市城乡规划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会议对“十一五”以来的郑州市城乡规划工作进行回顾,对今年城乡规划工作进行部署。“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是郑州市实施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五年。郑州市城乡规划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编制好规划管理好规划为己任,为更好地引领郑州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贡献。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郑州都市区建设的起步之年。在新的一年里,城乡规划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要实现郑州都市区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好城乡规划特别是郑州都市区规划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说,郑州都市区规划是引领郑州都市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导航仪”。
郑州市是上亿人口大省的省会,是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在引领全省城镇化进程,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中起着龙头带动作用。近年来,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规划工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机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中原经济区、实施中心城市带动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城乡统筹,整合各类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城乡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郑汴新区规划建设顺利推进、航空城概念总体规划国际招标圆满完成、综合保税区得到国务院批准,特别是富士康项目建设创造了“河南速度”,使郑州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一、真抓实干,郑州市城乡规划工作特点突出
总结郑州市城乡规划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郑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城乡规划工作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连维良书记、赵建才市长亲自听取规划工作汇报,及时协调解决规划工作的矛盾和问题,在理顺规划体制、加强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些都充分表明郑州市委、市政府对规划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寄予的厚望,为做好新时期城乡规划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规划体系不断完善。近年来,郑州市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编制原则,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了《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郑汴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郑汴新区总体规划》、《郑州航空城概念性总体规划暨城市设计》等一批事关郑州乃至全省城乡发展大局的重要规划,完成了城市“六线”规划和建设强度分区、综合交通规划、轨道交通规划、城中村改造规划、老城商业中心区升级改造规划,以及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乡镇及村庄规划等编制工作,初步建立起相互衔接、相融互补、较为完整的规划体系。
(三)规划管理逐步加强。按照《城乡规划法》要求,出台了切合郑州规划管理工作实际、可操作性强的《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坚持统筹城乡规划管理,扩大了城乡规划管理的覆盖面,为加强规划管理提供了机制保障。同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在强化规划监察执法队伍力量、健全机制,加强规划批后管理等方面取得明显成绩,维护了规划的严肃性。
(四)队伍素质明显提高。郑州市规划局坚持以“规划和谐郑州、推进跨越发展”为己任,以“郑州市规划局是郑州人民的规划局”为宗旨,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实施阳光规划,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行政行为,在推进城乡规划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郑州市规划局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在全国范围内引进40多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采取多种渠道强化城乡规划专业知识培训,为提高城乡规划工作水平提供了智力支撑。
二、抓抢机遇,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乡建设和城镇化发展,把城镇化作为引领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性战略举措。同时高度重视郑州市的建设和发展,对郑州的发展寄予厚望,这无疑对郑州市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中原经济区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和《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订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都赋予郑州市引领区域发展龙头作用的职责,要求郑州市全面提升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强化龙头带动作用,优化城市布局,高标准改善交通条件,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质,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能力,凸显综合服务功能。二是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已编制完成,并已经通过国家城市规划部际联席会审查,国务院即将批准实施,为我省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加快城镇化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之一。三是2010年9月1日,省委、省政府组织召开了高规格的全省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城乡建设和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之后,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指导意见》和《河南省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为我省掀起城乡建设新高潮,加快城镇化进程奠定了良好基础。
作为指导城乡建设基本依据的城乡规划工作,中心任务就是要为加快全省城镇化进程做贡献。广大城乡规划工作者一定要抓住机遇,提高认识,扎实做好城乡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各项工作,为引导和推进全省城镇化进程,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三、创新理念,推进城乡规划工作实现新跨越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工作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乡规划工作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树立一个新理念。即树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城市交通为中心的理念。针对郑州市目前的交通问题,规划部门要提前介入,对目前城市的汽车拥有量、城市交通结构、车辆结构,以及解决交通问题需要的资金量、政策措施等都需要尽快开展研究,科学制订工作方案,加快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步伐。二是加快推进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加快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对于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建设紧凑城市、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是我省尤其是郑州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房地产市场面临强劲的刚性需求,给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另一方面,我省人多地少,我们要建设紧凑型城市,需要通过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城中村改造要因势利导,按照原住村民、开发商和政府三满意的原则,在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前提下,可适当提高容积率,以调动开发商参与改造的积极性。规划部门要把城中村规划好,项目包装好,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调控作用,对土地供应和开发时序进行调控,引导城市开发重点转移到城中村改造上来。三是坚持城乡统筹,城镇化离不开农村现代化。在城镇化进程中既要把城市建设好,也要把农村建设好。郑州市要在新型社区建设方面闯出一条路子,创造新的经验。四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世界城镇化发展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不成功的例子。我们的城镇化要实现良性循环,关键要解决好住房问题,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住房保障工作除继续加快棚户区改造、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外,今后重点要加大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力度,为农民进城创造条件。城乡规划部门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要切实做好规划布局等基础工作,提供优惠政策支持。
总之,做好城乡规划工作,在工作方法上各级规划部门的负责同志既要脚踏实地搞好管理工作,又要仰望星空,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一定的时间,思考一些问题、总结一些问题、研究一些问题。要经常思考所管理的城市、县城如何规划、如何发展,有哪些规律性东西、创造性经验。经常性进行思考和研究对做好规划编制、规划实施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不仅要搞好具体项目的规划,更要切实做好专业规划、管线规划,加快建立包括现状管网和规划管网在内的数据库,为城乡建设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