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安徽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安徽分站 >> 本地资讯 >> 需求回暖,供需宽松,价格波动

广告

需求回暖,供需宽松,价格波动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编辑: 2009年10月31日 08:13:00 打印

  前三季度,我国煤炭生产保持快速增长,进出口走势两极分化,煤炭进口量呈爆发式增长,出口量同比大幅萎缩,累计持续净进口格局。前三季度,国内煤炭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市场供大于求的迹象比较明显,供需面总体一直呈宽松态势。

  资源快速增长

  前三季度,我国煤炭资源快速增长,1~9月份累计新增资源量22.2亿吨,同比增长12.9%。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前三季度煤炭累计生产完成21.4亿吨,同比增加19963万吨,增长10.3%。

  煤炭进口呈爆发式增长,从年初开始就一直维持单月净进口的格局。一季度矿难致使国内市场煤炭供应能力有所下降,煤、电企业对煤价的预期不同,导致采购价格一直没谈拢,同时来自国际市场的煤炭不仅价格低于国内市场,燃烧热值也高于国内的原煤,部分电力企业开始转向海外采购煤炭,一季度我国就已实现煤炭净进口621万吨。6月份我国煤炭当月进口量更是创下历史新高的1607万吨。由于5月份国际煤炭市场价格高涨,进口到我国南方的煤炭到岸价相对于国内煤炭市场来讲已基本失去价格优势,从6月份开始我国煤炭进口量开始有所下降。

  前三季度累计煤炭净进口已达到857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5365.7万吨,同比增长1.6倍。累计进口金额也由去年同期的26亿美元增长到72.4亿美元,累计进口均价为84.5美元/吨,比去年的78.7美元/吨,同比上涨7.4%。

  出口方面,由于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国家限制出口等因素综合导致煤炭出口量同比大幅萎缩。6月份更是创下单月出口量新低114万吨,随后,到9月份煤炭逐月出口量已经连续4个月小幅回升。前三季度累计共出口煤炭1685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52.8%。累计出口金额由去年同期的37.9亿美元锐减至18.8亿美元,减少50.4%,累计出口均价由去年同期的106.2美元/吨上涨到111.6美元/吨。

  今年我国煤炭市场呈进出口两极分化的现象,一方面和当前国际市场能源需求以及国际、国内煤炭市场价格紧密有关,另一方面也是我国近几年通过财税政策对高耗能、高污染以及资源性产品等“两高一资”产业加以调控的结果,通过调整进出口退税及关税税率来保护环境,同时也有效地抑制了资源性产品的低价出口局面。

  供需持续宽松

  国内主要下游耗煤行业中,占我国煤炭消费70%左右的火电行业呈稳步回暖走势,随着下游企业用电需求在逐渐好转。6月份当月火力发电量结束了自2008年10月份以来9个月单月火力发电量负增长的势头,首次出现正增长。1~9月份全国累计火力发电量21303亿度,已和去年同期持平。国庆过后,直供电厂库存持续上升,10月15日,直供电厂煤炭库存量为3109.62万吨,较国庆前上涨5.1%,可用天数16天。同时,直供电厂耗煤继续保持较高水平,15日,直供电厂耗煤量为199.26万吨,略高于9月份196.6万吨的日平均耗煤水平。

  随着国家积极财政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经济正逐渐好转,主要耗煤行业如电力、钢材、水泥,化肥等下游产品产量均呈现出10%以上的快速增长势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月份,全国生铁、粗钢、钢材产量累计同比分别增长11.1%、7.5%、12.4%;建材行业水泥产量1~9月份累计生产118486万吨,同比增长加18.2%;化肥行业1~9月份累计完成4948万吨,同比增长11.5%,从数据上不难看出,相关下游耗煤行业生产的逐渐好转,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我国煤炭市场消费慢慢走出低迷。

  据秦皇岛港统计,截止到2009年10月24日,秦皇岛港务集团共存煤炭454.9万吨,其中:内贸煤炭库存438.8万吨,外贸煤炭库存16.1万吨。

  价格在波动中前行

  煤炭市场价格在去年7月份达到顶峰后迅速回落,进入2009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发展前景更加担忧,国际市场能源需求继续减少,国际市场原油和煤炭价格双双持续走低,同时国内多数煤炭消费行业增长未见起色,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煤炭供需总体仍呈宽松态势,一季度市场煤价一路“阴跌”。

  4月上旬,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口动力煤价格为63.24美元/吨,较去年7月的历史高点已下跌130美元/吨,每吨比年初又下降了10美元左右;同期,国内秦皇岛港口发热量为5800大卡/千克的动力煤价格在590元/吨左右,如果不考虑运费等因素,已比同期国际市场价格高出150元/吨左右。

  从四五月份开始,受美元贬值、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不稳定、美国能源部调高原油需求预期等因素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回升,国际煤价也出现了持续上涨的行情。国内产煤大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一方面实行限产保价,一方面又加大对小煤窑的整治力度,同时煤炭流通中间商对未来几个月煤炭市场价格预期看好,开始陆续进入市场屯煤,市场煤价由连续阴跌转为小幅回升。

  六七月份,随着天气转热,全国即将进入夏季煤炭消费旺季,限产保价的力度有所减弱,山西、内蒙古、河南等地的煤炭企业纷纷恢复生产,但下游需求对市场煤价支撑力度不够,煤炭市场总体供应宽松的局势决定了市场价格很难回升,煤价稳中又有小幅下滑。

  8月份处在夏季用煤高峰期内,尤其15日以后,长江以南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出现持续35度左右的高温天气,最高达到37~39度,高温持续时间长,高温预警频繁,带动了民用电需求的提高;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回暖,全国工业用电量持续上升,对煤炭需求量也在持续增长,双重因素影响市场价格企稳回升。

  临近国庆节,部分煤矿限产、停产,煤炭供给有所收紧;再加上夏季用煤高峰过后,电厂补充库存所带来的集中采购增加;港口库存下降,带动了秦皇岛港各类煤炭价格从9月中旬以来的连续小幅上涨。以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为例,发热量5500大卡/千克和发热量5800大卡/千克以上的山西优混煤和大同优混煤在秦皇岛港的平仓参考价格在2009年9月下旬分别稳定在610元/吨和640元/吨,与8月份吨煤价格相比上涨幅度在20~30元左右;和3月末煤价低位时相比每吨有40~45元的涨幅。

  据统计,全国流通环节原煤整体价格指数1~9月份累计比去年同期下跌24.2%,其中烟煤下跌24%,无烟煤下跌25%,累计比年初下跌4.4%,其中烟煤下跌3.6%,无烟煤下跌7.3%。.

  9月末10月初,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开始下降,各地陆续进入冬季储煤时期,工业和生活用煤消耗加大使煤炭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而资源不足及正在进行的铁路大修使铁路煤炭调进维持在较低水平,市场煤价继续上扬。

  谋求供需良性平衡

  今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积极政策措施,有效地刺激了钢铁、水泥、电力等主要耗煤行业的稳定发展,增加了煤炭的需求;铁路运力的改善,增加了煤炭的有效供给;种种因素意在实现煤炭行业良性的供需平衡。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重工业等耗电大户用电情况迟迟不见起色,夏季用煤高峰电厂采购积极性不高;同时今年水电来势较好,更加抑制了火电的需求;下游需求持续疲软,今年没有出现往年夏季的煤炭货紧价扬的紧缺供需态势。7~8月份煤炭市场整体呈现“旺季不旺”的状况。

  按照山西省政府的部署,自3月1日起,在全省国有重点煤矿和地方骨干煤矿(市、县营煤矿)开展为期一年的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9月底全部完成小煤矿兼并及收购协议的签订工作,11月全部通过验收,对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抓紧复工复产。预计11月山西煤矿将迎来复产高峰,对煤炭价格将形成一定的压力。在山西省上半年加大煤炭资源整合力度的情况下,内蒙古、陕西、宁夏、安徽、新疆等省区原煤产量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从而满足了国内逐步恢复的煤炭需求。四季度这些地区原煤产量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按惯例,历年的冬季煤炭消费高峰对煤炭市场的影响将从10月份的煤炭“冬储”开始展现,并且将持续到下一年的一季度,此间水电生产大幅度萎缩、火电出力明显增加。预计4季度煤炭市场总体平衡,冬季用煤需求将减缓煤矿复产对煤炭市场的压力。用煤旺季的到来,使得煤炭市场供需进一步活跃,煤价继续上扬。

  综合考虑,全年国内煤炭产量将达到28.5亿吨,国内煤炭消费需求继续回暖,全年国内煤炭消费28亿吨,总体仍维持供大于求的宽松局面。从当前的进出口形势来看,煤炭全年出口量恐难完成2500万吨。进口量如保持现在的增长势头,全年进口煤炭将历史性地突破1.2亿吨左右。

上一篇:郑交会昨天开幕 花样百出的展品让人大开眼界

下一篇:强冷空气来袭 河南大面积降温将持续到11月3日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