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虽然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与国内外各种挑战,但得益于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我国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发展,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经济平稳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1%,一二季度增速基本持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6%。铁路、公路货运量和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14.4%、15.5%和18.2%。全国财政收入4.3万亿元。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81.6%。
夏粮再获好收成。今年虽极端天气现象频繁,但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夏粮总产量仍达到2462亿斤,农牧水产业生产总体平稳。国家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的调控和监管,市场供应稳定。
投资消费增长趋于协调。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2%,汽车销售达到901.6万辆,家电下乡产品销售3252万台(件)。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结构继续优化,其中城镇投资增长25.5%。私营企业投资同比增长33.4%,投资与消费增幅的差距由去年同期的18.5个百分点缩小到6.8个百分点。
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1%,总体表现温和;新增人民币贷款4.63万亿元,同比少增2.74万亿元。一系列调控政策初步遏制了部分城市住房价格上涨势头。5月份70个城市房屋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比4月回落1.2个百分点;6月份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1%。
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严格控制“两高”行业过快增长,促进节能减排。5、6月份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速分别比上月回落2.1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前五个月发电、炼钢和电解铝生产单位产品能耗同比分别下降1.9%、2.7%和1.1%、上半年化学需氧量排放同比下降1.4%。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加大,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呈现良性互动的势头。
改革开放积极推进。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形成机制性改革,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制定出台。新疆开展了油气资源税改革试点。对外贸易快速恢复,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35万亿美元,贸易顺差55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9.6%,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78亿美元。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3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实际增长7.5%和9.5%。全国23%的县纳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全国医疗保障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及设施投入加大。危房改造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良好。各地灾后重建工作扎实推进。